Workflow
深海机器人国产化
icon
搜索文档
探寻深海机器人“中国造”背后的科技力量
证券日报· 2025-09-12 16:12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球水下机器人市场规模突破120亿美元 [4] - 中国水下机器人市场规模2021年为31.63亿元 2024年突破100亿元 预计2027年超400亿元 复合增长率达25% [4] - 中国水下基建市场规模2024年约160亿美元 预计未来几年保持20%-25%增速 2027年有望达400亿美元 [6] 技术突破与国产化进展 - 国内水下机器人核心部件进口依赖度从2018年85%降至2025年20%以下 [3] - 深海铺缆机器人实现6000米水下作业能力 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大幅提升 [3] - 国产深海机器人单日运维成本从8万元降至3万多元 [6] - 实现深海无线光通信技术突破 传输速率较传统水声通信提升三个数量级 着泥点识别准确率达95% [6] - 深海小型深潜机器人在马里亚纳海沟测试中运动性能媲美实验室环境 [7] 产业链与生态建设 - 国内企业自主研发覆盖动力、控制、传感、导航、防水密封、动力布放六大关键领域 [5] - 除标准件和声学传感器外 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光纤多路复用系统等核心零部件实现自研自制 [6] - 深海铺缆机器人上万种零部件全部国产化 形成完整国产供应链 [6] - 产业从单点技术突破转向系统性创新 竞争重点延伸至标准制定、数据共享和生态协同 [8]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深海机器人第一梯队为欧美企业 中国稳居第二梯队前列 [7] - 国产深海机器人成功进入国际市场 获阿联酋电信集团千万美元级订单 [7] - 中国在中端商业化应用领域占据主导 包括海上风电运维、海底电缆铺设、资源勘查等工业场景 [7] 政策支持与产业地位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深海科技" 多地出台真金白银支持政策 [7] - 从技术跟跑发展为局部并跑和个别点领跑 在全球海洋技术竞争中掌握中端商用领域主导权 [7][8] - 产业重塑为向高精尖领域突破奠定基础 具备复制"高铁出海"成功路径的潜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