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沿海港口群优化整合
icon
搜索文档
有序推进沿海港口群优化整合
经济日报· 2025-09-26 21:48
港口群布局与结构 - 中国沿海已形成环渤海、长三角、东南沿海、粤港澳、环北部湾五大港口群,覆盖27个沿海主要港口和36个内河主要港口 [1][2][3] - 国际枢纽港包括上海港、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连云港港、宁波舟山港、厦门港、深圳港、广州港、北部湾港、洋浦港共11个港口 [3] - 内河港口以长江水系19个、珠江水系8个、京杭运河与淮河水系7个、黑龙江和松辽水系2个为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3] - 全国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达2.2万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971个,沿海港口加强大型化、专业化泊位建设 [3] 货物吞吐与枢纽功能 - 集装箱、煤炭、金属矿石、矿建材料和石油天然气及制品占总吞吐量八成,2024年铁矿石进口量达12.37亿吨 [4] - 环渤海港口群以能源运输和集装箱业务为主,天津港承担华北地区六成以上外贸货物运输 [4] - 长三角港口群以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为龙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全球首位,大宗散货运输优势明显 [5] - 粤港澳港口群外向型经济特征显著,深圳港推动国际中转集拼和整船换装业务升级 [6] 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 - 沿海省份形成"一省一港口集团"格局,浙江海港集团集装箱航线较2014年增长40%,山东港口集团较2018年增长30% [7][8] - 2024年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1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2.9亿TEU,规模稳居世界首位 [8] - 长三角建立港口联席会议机制,上海与浙江联合开发洋山深水港区 [8] - 环渤海港口群通过合资运营码头和签署战略协议加强业务合作,如天津港与河北港口在黄骅港、唐山港的合作 [9] 智慧港口与技术创新 - 中国已建成52座自动化集装箱和干散货码头,40余个项目在建或改建,规模居全球第一 [12] - 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建成全国最大5G龙门吊集群和无人集装箱卡车编队,唐山港岸桥获作业效率之最认证 [13] - 上海洋山港四期实现桥吊远程操控和全流程自动化,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多次刷新装卸效率世界纪录 [13] - 日照港全自动化码头使单机效率提升50%,综合成本降低70%;北部湾钦州港海铁联运时间缩短至1.5小时 [13][14] 技术输出与产业带动 - 振华重工岸桥产品全球市场份额连续28年第一,自动化解决方案落地以色列、意大利等30余国家和地区 [15] - 青岛港三期码头2.8万个零部件全部国产化,涉及30余家国内厂商构建完整产业链 [14] - 秘鲁钱凯港建成南美首个智慧港口,预计运营效率提高40%,标志中国从设备供应商向解决方案输出方转变 [15] - 氢能应用在青岛港实现每标准箱减碳3.5公斤,深圳赤湾港投放超60台新能源拖车并配套换电站 [14] 未来发展方向 - 目标到2027年建成一批世界一流智慧港口,提升数字化和智慧化水平 [12] - 推动港口群协同发展,强化环渤海、长三角、粤港澳世界级港口群建设 [10][11] - 通过区块链技术打破信息孤岛,构建全流程自动化作业体系和零碳能源结构 [16] - 完善港口群治理体系,建立高质量发展指标和市场监测机制,支持港产城融合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