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河豚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河豚之乡”,居然在河北?
36氪· 2025-09-23 08:29
行业地位与规模 - 曹妃甸是中国最大的河豚养殖基地,养殖面积1.9万亩,年产量1150吨,产值1.2亿元 [3] - 土池养殖河豚产量占全国90%以上,鱼苗产量占全国60%以上 [3] - 2021年河北省河豚出口量253.1吨(占全国61.1%),其中曹妃甸占全省出口量的90% [5][6] - 2020年河豚产业总产值1.62亿元,占曹妃甸水产养殖总产值12.6%,年出口日韩700多吨 [6] 产业特色与发展模式 - 打造全国唯一河豚文化小镇,融合养殖、旅游、餐饮业态,2019年获评全国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示范村 [8][12] - 形成从活鱼、冰鲜到预制菜、饺子、罐头等深加工产品体系 [32] - 天正水产公司为亚洲最大红鳍东方鲀出口企业,出口份额占全国70% [16] - 天河水产公司为国内最早河豚养殖企业,1991年突破养殖技术,被誉为行业"黄埔军校" [14][15] 地理与资源优势 - 位于渤海湾寒暑交界带,多条河流入海口带来丰富养分,海水盐度低,适宜海洋生物生长 [18] - 海底贝类资源丰富(约20平方公里),为河豚提供天然食物来源 [20] - 渤海内海特性使风浪平静,叠加泥沙沉积形成营养海床 [18][20] 技术积累与政策背景 - 1992年突破红鳍东方鲀人工育苗技术,早于国内政策开放20余年 [22] - 2016年国内河豚经营放开后,仅允许销售加工后的养殖河豚 [22] - 养殖河豚已实现无毒化,加工流程标准化保障食品安全 [25] 市场前景与战略转型 - 2022年中国海水养殖河豚产量16,626吨(同比增8.02%),淡水养殖14,434吨 [27][29] - 国内人均消费量仅为日本1/12,市场潜力巨大 [32] - 国内市场开放助力企业重塑出口定价权,摆脱日韩价格压制 [30] - 河豚毒素具医药与商业价值,拓展产业链至医药科研领域 [34][36] 品牌与认证 - 2015年获"曹妃甸河豚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6] - 2018年被授予"中国河豚鱼(红鳍东方鲀)之乡"称号 [3] - 天正河豚于2014年获"中国驰名商标" [16]
河豚家族创始人段然解读:河豚产业的天花板在哪里?
环球网· 2025-07-30 01:29
行业历史与文化地位 - 河豚在中国古代食客心中具有无可取代的地位 其食用历史可追溯至《山海经》记载 后经文人墨客构建起"食用美学" 并成为重大外交场合的"国宴"食材 食豚文化从"拼死吃"演变为身份 文化 奢侈的代名词 [1] 政策开放与安全管控 - 2016年国家相关部门有条件解禁河豚养殖与加工经营 在产业链上游建立"牌照"制度 实施严格资质管控 使河豚成为安全无毒食材 [2] - 行业建立"三步控毒法"安全体系:基因控毒(仅开放暗纹东方鲀和红鳍东方鲀品种 暗纹已迭代11代低毒亲本) 养殖控毒(清除含毒食物源 投喂专业无毒饲料) 集中宰杀(持牌加工厂规范处理有毒部位) [5] - 公司作为国家《传统河豚烹饪标准》《冰鲜河豚鱼流通规范》等标准牵头起草单位 拥有发明专利2项 实用新型专利6项 软著11项 并构建信息化物流管理方案实现全链条追溯 [6] 产业链布局与企业资质 - 河豚家族构建种苗研发 健康养殖 屠宰加工 衍生品研发 消费端供应全产业链闭环 设立研发中心 生产中心 供应链中心 餐饮中心和零售中心五大业务板块 [2] - 公司是国内唯一拥有双品种养殖和加工基地资质的企业 旗下拥有2家养殖基地 1家加工厂 1家深加工厂 2家批发门店和十多家肆月河豚餐厅 [7] - 现阶段全国拥有养殖河豚渔源基地资质企业26家 加工资质认证企业13家 [7] 深加工技术与产品创新 - 公司开发20多款深加工产品 包括鱼肉 鱼皮 鱼骨拆分利用 减少餐厅损耗和人工成本 并研究冷冻运输 化冻管理 复热管理等系统 [8] - 研发"鱼皮软化去刺法"改善口感 针对B端和C端提供100多道速食熟制河豚菜肴 涵盖红烧河豚 河豚火锅 刺身等品类 [8] - 开发人均30元简餐品牌"肆小鲜" 预制菜 零食 以及从鱼皮提取胶原蛋白制成面膜和即食花胶等网红爆品 [12] 市场数据与增长预期 - 中国河豚合法养殖产值从2017年2.3亿元增至2024年10亿元 包括餐饮食品的三产产值从2017年15亿元增至2024年100亿元 行业预期达千亿级别市场 [12] - 高端餐饮渗透率不足10% 行业尚处蓝海 深加工程度低制约发展 [7] - 公司完成3000万元B轮融资 用于供应链建设和餐厅模型打造 [2][11] 智慧养殖与乡村振兴 - 公司建立高附加值 高密度技术养殖模式 亩产产值达4-6万元 在广东中山智慧渔业基地投资近5000万元 订单合作超2000亩 养殖端控制鱼源超1000吨 占全国市场近10% [9][10] - 通过"公司+基地+农户"联农带农模式带动60余家养殖户 提供鱼苗 饲料 技术指导 农户可通过手机监测水质和鱼群状况 实现一键投喂 [10] - 模式复制至湖北 安徽等地解决水产养殖饱和难题 河豚成为乡村振兴"黄金鱼" [9][11] 战略布局与产业愿景 - 公司构建华北 华南 华中 华东菱形布局 在广东中山建设国家级原良种场 在安徽 湖北建设养殖基地和加工厂 [11] - 尝试培育养殖周期更短(当前暗纹东方鲀周期9-12个月 红鳍东方鲀24-30个月) 营养价值更高 口感更佳的新品种 [11] - 推动河豚产业突破"小品类"桎梏 目标成长为万亿级产业集群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