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巴克氏菌灭蚊

搜索文档
在新加坡,蚊子正在消灭蚊子
新华社· 2025-08-14 03:32
新加坡登革热防控项目 - 新加坡国家环境局运营蚊子工厂 每周生产约500万只雄性埃及伊蚊并释放到户外 政府正在筹建全岛第三间产蚊厂以扩大生产规模 [1] - 该项目旨在防止登革热传播 埃及伊蚊是登革热 基孔肯雅热和寨卡病毒最主要的传播媒介 [2] - 实验室蚊子被植入沃尔巴克氏菌 该细菌对人类无害 在蝴蝶 蜜蜂和蜻蜓体内天然存在 [2] 生物绝育技术机制 - 携带沃尔巴克氏菌的雄蚊与不带菌雌蚊交配后产下的卵无法孵化 该机制被称为"胞质不相容性" [3] - 释放的雄蚊只喝植物汁液从不叮人 而携带细菌的雌蚊产下的卵能正常孵化并将细菌传给幼虫 [4] - 雌性埃及伊蚊在约两周生命里通常产卵3次 每次约100颗 40个笼子每周可产出2400万颗卵 [4] 标准化生产流程 - 生产环境严格控制温度28摄氏度和湿度80% 每层托盘精确容纳26000只幼虫 [1][7] - 使用全自动液态饲料投放系统实现高精度喂养 喂养人力节省高达90% 每3.17只幼虫共享1平方厘米居住空间 [7] - 通过人工智能扫描仪测量蛹的"肩宽"进行性别分选 雄蛹会接受低剂量X射线照射以消除偶尔混入的雌蛹生育能力 [8] 项目成效与推广计划 - 实地研究显示释放区居民感染登革热风险降低约75% 埃及伊蚊数量减少80%至90% [10] - 计划到2026年覆盖80万户家庭 占全国家庭总数的一半 [10] - 通过App向居民提供蚊子投放地点和时间信息 投放时间通常在上午6点半到11点之间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