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共济

搜索文档
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5 00:08
张坤琨摄 青海玉树隆宝滩自然保护区沼泽草甸风光。 陈小羊摄 长江与嘉陵江在重庆朝天门码头处交汇。 杜晓宇摄 河流,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 从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到尼罗河畔的金字塔,从印度河的城市网格到长江流域的稻作遗存……人类文明 的每一次跃升,都与河流生态的演化深度耦合。 长江,奔流在中国大地,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承载着亿万年的生态变迁,镌刻着 中华文明"因河而生、伴河而兴、护河而久"的完整轨迹。守护长江,就是守护中华文明的根脉;传承河 流精神,就是传承中华民族的未来。 长江文明的"连续性"在世界大河文明中尤为突出,这是全世界的宝贵财富。当长江的碧水不断向东奔 流,当流域的生态持续向好,当文明的基因代代相传,中华民族必将在与河流的共生中,走向更广阔的 未来,也为全球大河文明的保护与传承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今起,本报推出"长江文明巡礼"上下篇,记录这条大江跨越古今、横贯西东、融通中外的恒久涛声。 数亿年前,磅礴的造山运动如无形之手,自浩瀚的特提斯海中托举起昆仑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与横断山 脉。 亿万年光阴中,几座山脉持续抬升,仿佛大地的呼吸与脉动。 又经千年,唐古拉山脉巍然崛起,与周边抬升的群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