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族传统体育
icon
搜索文档
2025兴安盟那达慕开幕
内蒙古日报· 2025-08-09 01:45
文旅活动盛况 - 内蒙古草原休闲体育大会暨2025兴安盟那达慕于8月8日在科右前旗开幕,吸引18万游客参与[1] - 开幕式包含76架无人机表演、万人安代舞、500匹骏马奔腾等壮观场面,18支特色方阵入场[1] - "光影长河"彩车以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为主题,首次将"跟着电影赶大集"活动与那达慕结合[1] 活动内容规划 - 活动采用"100+6+1+N"模式:100天那达慕季、6大主题活动、1场高校文旅帮扶联盟现场会、N项配套活动[1] - 6大主题活动包括草原行、休闲体育大会、民族民间趣味运动会、草原音乐节等[1] - 活动期间将举办18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布鲁、摔马跤、沙嘎等[2] 荣誉认证 - 阿尔山市获"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名县"称号[2] - 科右前旗创下"最大规模红绸安代舞活动"大世界基尼斯纪录[2] 特色体验 - 除传统"男儿三艺"外,新增乌兰毛都草原音乐节、草原蹦迪狂欢夜等创新文旅项目[2] - 通过电影文化、民族体育、音乐节等多元化内容提升游客体验[1][2]
第二届全国蹴球锦标赛昆明开幕
中国新闻网· 2025-07-06 01:18
赛事概况 - 第二届全国蹴球锦标赛在昆明开幕 16支省级队伍参赛[1] - 赛事由中国少数民族体育协会与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联合主办 云南民族大学承办[1] - 赛程为期三天 包含男女单蹴 双蹴及混合双蹴五个竞赛项目 参赛运动员超200人[1] 文化意义 - 蹴球源于清代踢石球民间活动 在满族 回族 苗族 蒙古族等民族中流行[2] - 1999年被列为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 被誉为"脚下的斯诺克"[2] - 该运动蕴含深厚文化底蕴与民族智慧 对促进民族团结和谐发展具有不可替代作用[1][2] 活动亮点 - 开幕式呈现武术表演 舞龙及瑜伽等多元文化展示[1] - 赛事搭建民族体育文化交流平台 推动传统体育项目普及与发展[1] - 中国少数民族体育协会指出该项目未来发展前景广阔[2]
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助力建设体育强国
新华日报· 2025-04-02 22:29
文章核心观点 通过挖掘和保护传统底蕴、探索融合路径推动产业化升级、服务全民健身,在保护与创新中实现民族传统体育高质量发展,为文化传承与全民健身事业注入动能,助力实现体育强国目标 [6] 民族传统体育价值与政策引导 - 民族传统体育以独特健身方式和文化内涵满足人们健康生活多样化需求,政策引导和各界努力将推动其融入生活,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1] - 民族体育在强身健体、文化传承和社会凝聚等方面有独特价值,打造民族体育文化新高地是弘扬传统文化和推动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2] 打造民族体育文化新高地举措 - 各级政府和部门应系统梳理挖掘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以保护传承为核心构建传承体系 [2] - 编制国家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名录,对濒危项目抢救性保护,设立研究机构推动历史研究和理论创新 [2] - 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激活传统文化资源潜力,如太极拳已传播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组织,67个国家和地区有太极拳馆 [2] 民族体育产业化升级问题与举措 - 民族体育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产业链短、市场化不足、创新能力弱等问题,推动产业化升级是可持续发展必然选择 [3] - 拓展产业发展维度,向文化旅游、文创开发、现代科技等领域延伸,形成“体育 + 旅游”等融合模式 [3] - 加强赛事品牌建设,以专业化和品牌化为方向打造国际影响力赛事,结合现代商业模式提高商业化运作水平,注重国际化推广 [3] 民族传统体育服务全民健身优势与举措 - 民族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目标契合,适合不同人群需求,注重身心修养,能实现“体育强国”与“文化自信”双重目标 [4] - 地方政府制定发展规划,纳入全民健身战略体系,设专项资金,建设活动场地,完善农村和偏远地区设施覆盖 [5] - 建立专业指导服务队伍,编写教材、制作视频、构建线上平台,鼓励社会参与,培养专业人才,组织健身活动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