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母婴电商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海拍客赴港上市,手握29万家母婴店,仍未盈利;买家流失,VC撤资,母婴中间商模式承压
搜狐财经· 2025-08-01 03:30
公司上市与业务概况 - 母婴电商B2B平台海拍客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2][3] - 公司连接4200家供应商与29万家母婴店 覆盖超3000个县域市场[2][4] - 创始团队拥有阿里系背景 曾参与孵化天猫国际和淘金币运营[14] - 公司获得6轮融资 雷军的顺为资本连续投资5轮[14] 商业模式与收入结构 - 数字平台业务通过抽取供应商佣金和推广服务费盈利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54亿、2.96亿和2.29亿元人民币[4][5] - 自营业务成为主要收入来源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5.4亿、7.68亿和8.02亿元人民币[5][9] - 基础自营业务收入从2022年2.66亿增长至2024年5.8亿 占比从29.7%升至56.2%[5][9] - 自有品牌业务收入2022-2024年分别为2.74亿、3.25亿和2.22亿元人民币 2024年同比下降31.7%[5][12] 经营业绩表现 - 公司2022年实现利润101.2万元 2023年亏损5654万元 2024年亏损7882.5万元[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 2022-2024年现金流出分别为1.22亿、601.3万和1.12亿元人民币[13] - 平台佣金率持续走低 2024年降至2.3% 低于2022年的2.5%和2023年的2.6%[8] - 核心买家数量从2022年10.35万家减少至2024年9.38万家[11] - 平台成交额从2022年149.35亿缩水至2024年109.66亿元人民币[11] 自有品牌发展 - 公司推出92个自有品牌 与153家制造商建立OEM合作[12] - 自有品牌"喵小侠"曾进入天猫和抖音平台儿童食品前十名[12] - 自有品牌交易金额从2022年2.75亿降至2024年1.99亿元人民币[12] - 自有品牌付款买家数量从2022年4.68万家降至2024年3.8万家[12] 行业竞争环境 - 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等电商巨头加码母婴赛道形成直接竞争[6] - 电商平台缩短供应链 消费者可直接从供应商处购买 绕过母婴店环节[6] - 中国新生儿数量从2019年1465万减少至2024年954万 下降34.9%[7] - 线下母婴店面临出生率下滑和电商冲击的双重压力[7] 财务状况与资本压力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净负债高达20亿元人民币[16] - 2024年因未完成协议约定 斥资1100万美元赎回优先股并发行1.58亿美元承兑票据[15] - 2025年再度发生撤资危机 斥资2400万美元从顺为资本等机构赎回优先股[15] - 多家投资机构要求公司回购D轮融资优先股[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