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森林生态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国蝶”金斑喙凤蝶现身广东低海拔区域
新华网· 2025-09-13 16:27
生物多样性观测 - 金斑喙凤蝶频繁现身广东 南岭国家公园候选区天井山片区观测到雌性个体 广州市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首次记录活动踪迹[1] - 该物种对栖息地植被 气候 生态完整性要求极高 一年生活两代 成虫活动时间短 繁殖受气候影响大 雌雄比达1:50-200 雌性个体尤为少见[2] - 自2015年起南岭地区车八岭先后5次记录踪迹 南岭国家公园候选区南岭片区2022年及2023年两次记录珍贵影像[2] 生态价值评估 - 在海拔540米低海拔区域发现健康雌性个体 表明从高海拔到低海拔的森林生态链条已实现完整衔接[2] - 印证南岭国家公园候选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完整 其生态价值愈发凸显[2] - 为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质量提供重要科学依据[1] 物种特征 - 金斑喙凤蝶属亚热带 热带高山物种 栖息于海拔1000-2000米常绿阔叶林山地[1] - 位列世界八大名贵蝴蝶之首 被誉为中国"国蝶"[1] - 仅在广东 江西 福建 浙江等少数地区有确切记录[1]
树木为何会相互“礼让”?(把自然讲给你听)
人民日报· 2025-05-22 22:02
树冠羞避现象 - 树木树冠之间保持距离以避免相互遮挡 形成树冠羞避现象 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阔叶林[1] - 云南哀牢山森林中生存空间拥挤但相邻树木树冠仍保持距离[1] 现象成因分析 - 物理角度上树冠相互摩擦碰撞导致枝条树叶顶端磨损 产生缺口后病虫害易侵入 保持距离可增加生存机会[2] - 顶端磨损后树木转向其他方向生长 减少与周围树木靠近机会 保持距离是自我保护达成的共识[2] - 光合需求角度树木需要光合作用 保持距离可减少互相遮蔽 更好获取阳光[2] - 植物通过化学物质与周围树木交流信息 当接近到一定程度时会调整生长空间[2] 生态系统特征 - 森林生态系统在竞争和礼让中形成稳定平衡的生态系统[2] - 高大乔木与低矮灌木草本植物共同构成立体丰富的植物图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