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渔业

搜索文档
从“靠海吃海”到“科技耕海” 山东守护“蓝色粮仓”
中国新闻网· 2025-09-28 03:54
中新网济南9月28日电(李欣 陈宛婷)坐拥3500多公里海岸线、近16万平方公里海域,山东海洋资源得天 独厚,是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24年,山东海洋生产总值达18011.8亿元(人民币,下同), 其中,渔业经济总产值4904亿元,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品加工等7个产业增加值稳居中国首位。 从良种培育到养殖空间拓展,再到水产品增值加工,近年来,山东凭借科技创新与系统布局,完成 从"靠海吃海"到"科技耕海"的深刻跨越,守护着愈发丰盈、高质的"蓝色粮仓"。 "以前养刺参是'靠天吃饭',现在'参优1号'耐高温,夏季高温期成活率比普通刺参平均提高25%以 上。"养殖户口中的"良种优势",道出山东破解水产养殖难题的秘诀。 工作人员 观察海参的生长、摄食、健康等状态。青岛瑞滋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山东始终将水产新品种研发培育作为建设"蓝色粮仓"的根基。近年来,中国工程院院士包振民等行业专 家,围绕海鱼、牡蛎、扇贝等重点养殖品类,聚焦抗逆、抗病、高产等种质性能提升,积极开展水产育 种技术攻关。 其中,在大西洋鲑种质研发领域,包振民院士团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诱导10000余尾大西洋鲑伪雄 鱼,诱导率近100%,填补了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