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有效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公司最大的内耗,是“过度管理”
36氪· 2025-07-23 00:06
文章核心观点 - 市场红利退潮后 企业进入拼内功阶段 管理有效性成为核心竞争力 [1] - 有效管理需要避免战略执行变形 组织协作低效和过度管理等问题 [2][4][8] - 管理本质是科学 艺术和手艺的结合 需服务于经营并创造经济绩效 [5] - 未来管理将突破传统范畴 需融合多学科知识并坚守人文精神 [31][34] 管理有效性挑战 - 战略执行过程中出现策略打折 最终结果与预期大相径庭 [2] - 组织协作流畅度不足导致部门各自为政 效率显著降低 [4] - 存在地位性懈怠 成果性傲慢和权利性放纵三大组织黑洞 [14] 有效管理实施路径 - 管理者需先掌握管理基本常识和规律 理解经营与管理不可割裂 [5] - 自我管理是领导他人的前提 需与惰性斗争并保持公正决策 [7] - 员工管理三阶段:业务骨干关注自我 领导者关注他人 最终帮助员工职业发展 [16][17] 管理工具使用误区 - OKR被误用为绩效考核工具 背离激发目标思维的初衷 [9] - 中小企业直接套用华为IPD等大型企业流程可能导致管理过度 [9] - 工具使用需结合企业规模和管理结构 避免脱离文化属性生搬硬套 [9] 组织流程优化 - 流程固化会降低企业效率 需随环境变化进行创新变革 [20] - 限制PPT使用页数 提倡白板交流 避免形式主义汇报文化 [22][23] - 会议应明确议题和决策目标 在最短时间内解决关键问题 [24][26] 经济下行期管理底线 - 必须将客户价值置于首位 创造高性价比价值 [27][28] - 修炼内功包括稳健业务能力和高质量基础管理 [27][28] - 坚守人文精神 尊重个体价值并帮助实现价值 [27][28] 未来管理发展方向 - AI可替代传统管理工作 但缺乏人性化触觉 [29] - 管理者需拓宽社会学 哲学等人文学科知识领域 [31][34] - 管理功夫在管理之外 需构建多元视角和跨学科认知 [31][34]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管理”
36氪· 2025-05-08 01:29
管理理论贡献 - 重新定义战略为学习过程而非单纯规划[3] - 主张通过课堂社交学习而非案例研究培训管理者[3] - 重构对管理工作的认知框架[3] 组织结构分类 - 组织主导现代社会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4] - 四种基本组织形式:个人型(创业公司)、程序化(麦当劳)、专业型(医院)、项目型(电影公司)[5] - 混淆组织类型会导致管理失效如货运主管管理商学院的案例[9] 涌现战略应用 - 组织结构应通过实践自然形成而非强制规划[7] - 类比公园设计师根据行人实际路径铺设地砖[7] - 重组应观察自然协作关系后构建架构[7] 行业管理差异 - 餐饮业存在四种运作模式:个体餐馆/快餐连锁/高级餐厅/项目制餐饮[9] - 亚马逊零售业务采用程序化模式而太空探索需不同结构[16] - 特斯拉管理经验无法直接套用于X平台(原推特)[16] 自动化影响 - 自动化将官僚机构转变为灵活项目组织[18] - 用工程师替代流水线工人实现定制化生产[18] - 迫使企业彻底重构运营方式[18] 管理实践案例 - 杰克·韦尔奇深入工厂解决灯泡产线自动化问题[12] - 人员选拔失误会导致思维方式冲突[13] - 应听取被管理者对候选人的真实评价[13] 时代特征影响 - 组织形态反映创立时代背景如铁路/汽车公司[14] - 二战后的行业多采用项目型结构[14] - 大型公司技术官僚化与创业潮并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