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景区科技竞争力
icon
搜索文档
服务经济之科技引领变革(三):景区有望普及登山机器人,提升体验,扩大二销
东方证券· 2025-09-18 02:50
行业投资评级 - 餐饮旅游行业评级为看好(维持)[4] 核心观点 - 登山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是提升游客体验和优化景区服务能力的关键工具 其核心价值在于构建无障碍旅游场景(如适老化服务、家庭旅游)和增强景区科技竞争力 通过缓解游客体力瓶颈、延长停留时间、激发二次消费等方式形成差异化优势[2][3] - 国内山岳景区正积极拥抱登山机器人技术 行业处于从试点走向规模化应用的前期阶段 具体案例包括泰山景区(2025年1月底首次投放10台 3月增至100台 已有3000名游客体验 计划"十一"前实现5000台运营规模)、峨眉山景区(推出"科技登山套餐"延伸二次消费)和黄山景区(在救援及环卫工作中配备设备)[7] - 登山机器人能显著提升景区经济效益 目前主要采用租赁模式(例如恩施大峡谷计划定价30-40元/小时) 泰山景区当前100台设备满负荷运营日收入可达2.4-3.2万元 月收入约72-96万元 规模扩展至5000台后年收入理论潜力达3-4亿元 此外设备能激发衍生消费(78%租赁用户购买运动数据分析服务 43%产生定制装备购买意愿)推动景区由"过路经济"向"停留经济"转型[7] - 技术应用带来多重价值:对游客而言 体力消耗减少30%(以泰山中天门到南天门路段为例 使用后路程从3小时缩短至1.5小时) 体验增强且二次消费提升 对景区而言 携程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标注机器人体验的景区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17% 其中18-30岁年轻用户占比73% 同时能扩大客群范围(吸引老年人和体力较弱群体)[7] - 行业仍面临技术改进空间:设备重量需从1.8公斤进一步轻量化 续航时间3-5小时应对全天租赁不足 复杂地形及人流量大时响应灵敏性与运动适配精度需提升(如泰山实践中出现助力不同步问题) 但技术迭代持续进行(例如肯綮科技已超百次产品优化) 长期发展价值值得关注[7] 相关投资标的 - 黄山旅游(600054 买入)[3] - 峨眉山A(000888 买入)[3] - 长白山(603099 未评级)[3] - 九华旅游(603199 未评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