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天体研究

搜索文档
【新华社】第三位“星际访客”正加速靠近太阳
新华社· 2025-08-22 00:38
天体基本信息 - 3I/ATLAS是太阳系第三位星际访客 属于系外天体 于7月初穿过木星轨道时被发现[8] - 该天体具有活动性 有冰冷彗核和彗发 天文学家倾向归类为彗星而非小行星[10] - 彗核直径不超过5.6公里 轨道倾角为175.1度[10] 轨道运动特征 - 当前轨道速度达每秒63.1公里 与太阳距离缩短至4.2亿公里[1][8] - 预计10月29日过近日点时 距离太阳约2亿公里 位于火星与地球轨道之间[3][8][9] - 过近日点速度将达每秒68公里 之后速度略有下降[3][9] - 整个穿越过程中与地球最近距离超过2.4亿公里 对地球无威胁[9] - 过近日点后将在不到三年时间内到达海王星轨道以外[9] 亮度变化情况 - 发现时亮度约18等 普通家庭望远镜无法观测[5][9] - 当前亮度提升至16.3等[5][9] - 预计10月上旬达14.7等 过近日点时约14.3等[5][9] - 过近日点期间因与太阳角距离仅10度且位于太阳另一侧 难以观测[9] 运行轨迹 - 8月上旬位于蛇夫座 随后经过天蝎座 8月下旬抵达天秤座 之后朝室女座移动[10] - 从现在至10月上旬 地基望远镜有望捕捉到该天体[10] 科研价值 - 为研究系外天体成分、行星形成过程及银河系古老物质提供独特机会[10] - 被视为来自遥远恒星系统的珍贵研究样本 将持续深化人类对宇宙的认知[10]
第三位“星际访客”正加速靠近太阳
新华社· 2025-08-21 07:39
天体发现与轨道特征 - 太阳系第三位星际访客3I/ATLAS于7月初穿过木星轨道时被发现 目前正加速靠近太阳 预计10月29日前后经过近日点后逐渐远离太阳系 [1] - 发现时距离太阳约6.7亿公里 轨道速度每秒61.3公里 近期距离缩短至4.2亿公里 速度提升至每秒63.1公里 [1] - 过近日点时与太阳距离将缩小至2亿公里(位于火星与地球轨道间) 速度达每秒68公里 与地球最近距离超过2.4亿公里 无碰撞风险 [1] 物理特性与运动轨迹 - 天体质量微不足道 彗核直径不超过5.6公里 轨道倾角175.1度 具有冰冷彗核和彗发 被归类为彗星 [2] - 过近日点后将在三年内抵达海王星轨道以外 对太阳系无显著物理或引力影响 仅可能遗留尘埃 [2] - 8月上旬位于蛇夫座 经天蝎座、天秤座后向室女座移动 10月上旬前可通过地基望远镜观测 [2] 亮度变化与观测窗口 - 发现时亮度为18等(不可用家庭望远镜观测) 当前亮度提升至16.3等 预计10月上旬达14.7等 [2] - 过近日点时亮度约14.3等 但因与太阳角距离仅10度且位于太阳另一侧 实际观测难度较大 [2] 科研价值 - 为研究系外天体成分、行星形成过程及银河系古老物质提供独特机会 是来自遥远恒星系统的珍贵样本 [3] - 对深化宇宙认知具有不可估量的科研价值 相关研究将持续推进 [3]
天文学家发现第三个进入太阳系的“星际访客”
观察者网· 2025-07-04 03:02
星际天体发现 - 天文学家证实第三个进入太阳系的星际天体3I/ATLAS 预计2025年晚些时候从火星附近掠过 [1] - 该天体由NASA资助的ATLAS望远镜首次发现 来自人马座方向 最初编号A11pl3Z 后正式命名为3I/ATLAS和C/2025 N1 [1] - 通过全球三台ATLAS望远镜和帕洛玛天文台数据追溯 确认其轨迹起源于太阳系外 可能在星际空间飞行数百万年 [1] 天体特征研究 - 初步估计直径约20公里 但数据有限导致计算结果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3] - 显示彗星活动迹象 正在失去质量 但具体释放物质和彗尾形成过程尚不明确 [3] - 由冰 尘埃和岩石组成 接近太阳时会受热释放气体形成彗尾 [3] 运行轨迹分析 - 当前速度超过60公里/秒 距离太阳约6.7亿公里(4.5天文单位) [4] - 预计10月30日到达近日点 距离太阳2.1亿公里(1.4天文单位) [4] - 10月初将距离火星3000万公里飞掠 从天文学角度看属于近距离接触 [4] 科学意义 - 人类第三次发现的星际物体 前两次为2017年奥陌陌和2019年鲍里索夫 [5] - 研究星际天体有助于了解太阳系外星球形成方式 通过与本地彗星小行星对比推进认知 [5] - 天体轨迹呈直线穿越太阳系 区别于太阳系内天体的椭圆轨道特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