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从规模扩张转向高效利用
icon
搜索文档
多层次立体化新能源消纳体系加速构建 计量从宏观统计转变为微观感知
中国能源网· 2025-09-24 09:47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近日下发《关于完善价格机制促进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的通知》(以下简称 《通知》),自今年10月1日起实施。《通知》明确,就近消纳项目电源应接入用户和公共电网产权分 界点的用户侧,新能源年自发自用电量占总可用发电量比例不低于60%,占总用电量比例不低于30%、 2030年起新增项目不低于35%;项目应具备分表计量条件,由电网企业在发电、厂用电、并网、自发自 用、储能等关口安装计量装置,准确计量各环节电量数据。 在业内看来,《通知》最大的亮点在于,从保量保价的"计划消纳"转向市场化定价的"主动消纳",核心 是建立"新能源+就近负荷"的动态价格耦合机制。 明确新能源就近消纳硬约束 新政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新能源就近消纳项目的"自发自用比例"量化门槛,并配套"分表计量+全环节监 管"的技术要求。这两大措施共同解决了新能源就近消纳长期面临的"消纳责任不清、激励机制模糊、数 据监管薄弱"三大痛点,将就近消纳从概念倡导转化为可落地、可考核的硬性指标,为新能源从规模扩 张转向高效利用提供了制度保障。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的教授孙传旺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在电源侧,通过实施"自发自 用"政策,将就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