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就近负荷动态价格耦合机制

搜索文档
多层次立体化新能源消纳体系加速构建
中国能源报· 2025-09-22 01:49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近日下发的《关于完善价格机制促进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的通知》最大的亮点在于,从保量保价的"计划消 纳"转向市场化定价的"主动消纳",核心是建立"新能源+就近负荷"的动态价格耦合机制。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近日下发《关于完善价格机制促进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今年10月1日起实 施。《通知》明确,就近消纳项目电源应接入用户和公共电网产权分界点的用户侧,新能源年自发自用电量占总可用发电量比例不低于 60%,占总用电量比例不低于30%、20 30年起新增项目不低于35%;项目应具备分表计量条件,由电网企业在发电、厂用电、并网、自 发自用、储能等关口安装计量装置,准确计量各环节电量数据。 在业内看来,《通知》最大的亮点在于,从保量保价的"计划消纳"转向市场化定价的"主动消纳",核心是建立"新能源+就近负荷"的动 态价格耦合机制。 明确新能源就近消纳硬约束 新政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新能源就近消纳项目的"自发自用比例"量化门槛,并配套"分表计量+全环节监管"的技术要求。这两大措施共 同解决了新能源就近消纳长期面临的"消纳责任不清、激励机制模糊、数据监管薄弱"三大痛点,将就近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