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
icon
搜索文档
海陵:组织建设+作用发挥+品牌打造 构建统战工作新格局
新华日报· 2025-09-07 21:48
组织建设与思想引领 - 将党的建设贯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全过程 夯实思想政治基础 [1][2] - 依托主题活动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2] - 秉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理念 赋能11个镇街新联会组织 打造助企+、商圈+、文化+三大特色 发展会员395人 [2] - 在69个城市社区设立同心助力社会治理工作室联络员 构建多元协同治理体系 [2] - 举办寻美海陵系列品牌活动、公益远行、知新汇同心行主题活动 提升社会贡献度 [2] 队伍发展与能力提升 - 构建1+4+N实践创新基地矩阵 打造光伏菁英荟、君谊律英荟等特色基地 [3] - 扩展15分钟事业发展成长圈和联谊交友朋友圈 确保活动有阵地心灵有归属发挥有舞台 [3] - 组织开展法律讲座、人力资源培训、创新创业论坛等活动30余场 助力自我提升 [3] - 建立13个部门59名党外特约人员队伍 开展专项民主监督活动90余次 [3] - 发现并推动解决政策执行堵点、公共服务短板等问题34项 提升治理效能 [3] 品牌建设与社会服务 - 深化打造同心助力社会治理品牌矩阵 举办创建面对面新阶层有话说系列专场活动 [4] - 实体化运行e呼百应同心助力社会治理工作室 开展理论政策面对面、身边难题我来帮等活动500多场 [4] - 推动200余件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难点问题转化为治理亮点 [4] - 开展扶贫济困、法律援助、助学助残等社会服务活动400余场 累计服务群众近3万人次 [4] - 整合统一战线资源 精准对接解决企业诉求20余条 协助解决融资用工审批等难题60余项 [4] - 下一步将深入开展赢在海陵护航服务同心助企行动 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4]
浙江省嘉兴经开区 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经济日报· 2025-08-17 21:55
核心观点 - 浙江省嘉兴经开区通过思想引领、创业支持及人才数据库建设 有效凝聚新阶层人士力量 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2] 思想引领与教育活动 - 每年开展不同主题教育活动 邀请各领域专家担任"引路人" 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1] - 举办"青春汇聚·同心同行"统战青年宣讲会 新阶层人士围绕区域发展建言献策 [1] 创新创业支持体系 - 在嘉兴颐高创业园 浙江欧美生物科技产业园 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等多个园区提供"拎包入住"优质环境 [1] - 提供从政策申报到融资对接的全链条服务 支持新阶层人士扎根园区 [1] 人才数据库与政企联动 - 建立动态更新的新阶层代表人士数据库 纳入全区党政负责同志与党外人士联系交友名单 [1] - 架起政府与新阶层人士的"连心桥" 形成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库" [1] 社会服务与基层治理 - "之江同心服务工作站"成为群众家门口的"智囊团" 法律工作者开展基层普法 [2] - 辖区医院医疗专家下沉社区 诊疗服务惠及超1000人次 [2] - 新阶层人士通过"益企惠民"共富基金项目参与基层治理 探索"同心共富"新路径 [2]
杭州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创新实践城市之窗建设推进会召开
杭州日报· 2025-06-12 03:04
杭州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创新实践 - 杭州市积极打造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创新实践城市之窗,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高质量发展凝"新"聚力 [1] - 2024年度杭州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创新实践城市之窗建设情况被回顾总结,2024年度"之江同心·新耀杭州"精品同心荟受表彰 [1] - 2025年杭州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十个一"重点项目发布 [1] 2024年工作成效 - 各地相关部门聚力合力,深化完善协作机制,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取得新成效 [2] - 积极探索创新互联网方式,思想政治引领质效有新提升 [2] - 充分发挥网络人士示范带动作用,揭榜挂帅重点任务有新突破 [2] - 深入实施"创新深化""共同富裕""服务社会"三大建功行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影响力有新增强 [2] 未来工作重点 - 提高政治站位,将统一战线凝聚共识的工作向新领域和互联网延伸,放大统一战线人才、智力、联系优势 [3] - 加强分析研判,掌握工作方法论和实践论,提升实效性、辨识度,围绕中心点赋能新阶层 [3] - 培育提升各类平台载体,创新深化社会化运行模式 [3] - 深耕思想引领特色品牌,完善政治引领机制 [3] - 支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挥专业优势,将个人专长转化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力" [3] 实地考察 - 参会人员实地考察"武林地e盟·同心荟""运河青年175·同心荟" [4]
兴化:“四链筑基”激活新阶层“兴”动能
新华日报· 2025-05-25 20:38
组织架构建设 - 构建市、镇街两级新联会组织架构,实现26个镇街新联会全覆盖[1] - 打造"儒新社""恒新园"2个实践创新基地,接待省内外考察团100余批次[1] - 完成换届选举并建立三级联动机制(统战部领导、新联会主导、会员参与)[1] 思想教育与人才培养 -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并开设"兴新讲堂",覆盖会员300余人次[2] - 建立数字化人才库,实行"一人一档案"管理,推荐9名代表人士担任市政协委员[2] - 通过"传帮带"机制培养新会员,提交乡村振兴等提案35件[2] 品牌活动与社会影响 - 培育"兴好有你"公益品牌,开展活动50余场,惠及群众2000余人次[3] - 打造文化IP举办20余场活动,包括乡邦文献展、非遗研学等[3] - 开展"寻美江苏"等主题活动,扩大社会影响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