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icon
搜索文档
中经评论:“新空间”让文化服务实现“多元共生”
中国经济网· 2025-08-07 08:25
城市书房等新空间延续城市文脉,智慧图书馆让千年文明触手可及……如今,越来越多内容形式丰富的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为大众提供着多元、便捷的文化服务。 不过,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容易,做好长期运营却并非易事。目前各地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管理运营 方式不尽相同,有的地方是由政府提供场地、专业机构运营;有的地方鼓励社会力量、个人力量参与建 设运营;还有的地区则吸纳企业建设"新空间"……由于功能定位模糊、管理运营标准不一,一些新型公 共文化空间面临同质化严重、文化赋能不足等问题。 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盘 活提升存量空间",鼓励依法利用腾退空间、闲置用房等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让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更美更活更火,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高效规范的管理和运营必不可少。 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要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做足品牌定位等工作。同时,可以引入 市场化运行机制,通过合作运营、品牌联名等方式,吸引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培育专业运营主体,探 索文化服务新业态。此外,还要加快构建多元共治生态,健全管理和运营机制。比如,制定和完善政策 法规,鼓励社会力 ...
银杏树下的文化涟漪 重新定义“阅读空间”
杭州日报· 2025-08-01 02:26
一头连着东山弄社区,一头连着曙光路,一棵两百余年的银杏树下,"阅见西湖"文化会客厅于三个 月前亮相。这里不仅毗邻西湖风景区和杭州植物园,更以"书店+咖啡馆+艺术展"的复合形态,变成社 区与城市的文化枢纽——东山弄居民将其视为"家门口的客厅",游客则通过这扇"微窗",窥见杭州更深 处的斑斓掠影。 同样在西湖区,焕新升级的西湖区图书馆于6月25日开放,增设了智能化借阅系统、亲子阅读专区 及数字阅读体验区,为读者带来现代化的阅读体验。 这道文化涟漪,如何从西湖区扩散至全市?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数据显示,2025年全市计划新 增"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700个、城市书房50家、阅读驿站90家。从"阅见西湖"到全域阅读网络,杭 州正以新型阅读空间为载体,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化模式。 银杏树下的文化涟漪 夏日的午后,阳光穿过"阅见西湖"文化会客厅那棵古老的银杏树,在下沉广场洒落斑驳的光影。不 少游客被这份惬意吸引,咖啡馆座无虚席,晓风书屋人来人往。隔壁的"余杭风物展"人气颇高。拾级而 上来到二楼,目光所及之处,皆是围绕西湖的过去与现在展开的画卷,既有摄影主题展,也有老物件 展。 以特色空间连接多元主体,这个新型文化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