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八项工程

搜索文档
浙江20年持续深化文化建设“八项工程”
人民日报· 2025-07-29 22:22
文化阵地建设 - 浙江协同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 构建全域文明立体图景 宁波连续七届入选全国文明城市 [2] - 建成5万余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1.86万家农村文化礼堂 1.4万多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7] - 102家省市区县公共图书馆实现纸质书通借通还 "信阅"借书服务覆盖全国用户 [6][7] 公共文化服务 - 新型公共书苑在乐清市遍地开花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从"有没有"转向"优不优" [4][5] - 高标准建设浙江美术馆 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 之江文化中心等重大文化地标 [7] - 创新实施文化特派员制度 提供个性化多样化文化供给形式 [4][7] 文化遗产保护 - 构建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资源体系 西湖/大运河/良渚古城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9][11] - 13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数量全国第一 [11] - 为太湖溇港专门立法保护 开创大遗址保护研究利用的"良渚模式" [9][15] 文化产业发展 - 之江文化产业带重点发展数字文化/影视/艺创设计/动漫游戏四大产业 [13] - 文化"新三样"(网文/网剧/网游)蓬勃发展 带动文化服务贸易规模持续攀升 [14] - 丝绸营收占全国50% 茶叶出口量和黄酒产量全国第一 木雕占全国四大木雕两席 [15] 文化企业案例 - 浙江大丰实业成为全球领先文化体育旅游产业解决方案提供商 参与北京冬奥会及杭州亚运会火炬装置 [12] - 万事利丝绸转型为丝绸文创和高新科技企业 自主研发人工智能设计垂类模型 [12] - 横店影视城培育出《藏海传》等现象级文化出海作品 在190个国家和地区同步播出 [13]
建设文化强国的壮美实践——浙江20年持续推进文化建设“八项工程”纪事
新华社· 2025-07-29 14:19
文化建设工程成果 - 2005年浙江省委提出文化建设"八项工程" 包括文明素质工程 文化精品工程 文化研究工程 文化保护工程 文化产业促进工程 文化阵地工程 文化传播工程 文化人才工程 [3] - 文化研究工程累计立项2000余项 吸引国内外万余名专家学者参与 投入财政资金2亿多元 预计形成学术专著约6000部 [7] - 建成文化遗产保护网络 包括3处世界文化遗产 5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28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701处中国传统村落 449家备案博物馆 926家乡村博物馆 [9] 文化产业发展 - 文化及相关产业年增加值从442亿元增长至6150亿元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3%提升至7%以上 [11] - 全省影视制作机构达5000余家 横店影视城投资30亿元建设29个高科技摄影棚 可节约剧组一半制作成本 [11][23] - 形成中国国际网络文学周 中国国际动漫节 浙江青年电影周等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文化展示交流平台 [25] 公共文化服务 - 构建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包括102座文化馆 102座公共图书馆 1367座乡镇综合文化站 1.86万家农村文化礼堂 [9] - 全省建成近1.4万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城乡居民步行不超过15分钟即可享受文化服务 [14] - 2024年起实施文化特派员制度 省 市 县三级1500多名文化特派员深入基层开展文化服务 [22] 文化创新与数字化 - 良渚古城遗址推出VR大空间项目 建设良渚色彩体系基因库和纹样体系基因库在内的"良渚MEI"生活美学联盟 [23] - 实施浙江文化数字工程 发挥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引领作用 打造文化和科技融合高能级平台 [23] -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工程收录1.2万余件绘画藏品 出版60卷226册 成为"科技+人文"融合典范 [6][7] 文化精品与人才 - 浙江文艺界2003年以来获国家级权威奖项500余项 涌现大批国家级文艺人才 [11] - 青春越剧《我的大观园》完成全国十城巡演 观众达7.2万人次 [11] - 油画《启航——中共一大会议》成为新时代主旋律美术创作名篇 新作《互鉴——举办"良渚论坛"》延续艺术创新 [26]
王浩专题调研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实施20周年有关工作并赴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调度
杭州日报· 2025-07-28 02:36
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实施20周年 - 省委书记王浩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实施20周年新起点,推动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 [1] - 要求统筹推进"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生",找准切入点和发力点 [1] - 强调高标准高质量做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实施20周年系列活动,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标杆 [4] 文化事业与产业发展 -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产业是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的重要目标,要坚持守正创新、强化精品意识 [2] -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注重"第一选题"、精品出版、新营销模式场景和出版融合发展 [2] - 宋城演艺是文旅融合先行者,要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做强文旅融合特色品牌 [2] 文化"新三样"出海 - 推动网文、网剧、网游等文化"新三样"出海是发展文化贸易、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举措 [3] - 浙江要加快形成文化出海全产业链,打好"政策+服务+改革"组合拳,壮大头部企业 [3] - 推进AI大模型等数字技术应用,将文化"新三样"打造为高科技产品、数字经贸产品 [4] 文旅深度融合 - 浙江文化底蕴深厚、旅游业态丰富,为文旅融合提供"文化活水" [2] - 扎实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工程,突出抓好文旅重大项目,丰富产品供给、强化业态创新 [4] - 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要以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助力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 [4] 文化科技融合 - 深入推进"文化+科技"改革,确保取得实质性突破、标志性成果 [4] - 推进AI大模型等数字技术应用,提升文化产品科技含量 [4] - 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区、中国网络作家村和杭州电魂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文化科技融合代表企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