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教联体
icon
搜索文档
16中与中科院广州分院打造全市首个科学教育区域“教联体”
南方都市报· 2025-09-22 15:18
核心事件 - 广州市第十六中学举行2025年科学教育现场会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与校方签署合作协议 全市首个区域科学教育教联体实践平台揭牌成立 [1][2] - 教联体实施源于市人大代表 校党委书记王勇提交的建议 该建议被广州市教育局列为重点督办事项 协同多部门推进 [1] -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偲开展海洋科学主题讲座 校领导展示科学教育实验课堂 推动教学教研探索与区域教育水平提升 [3] 合作机制 -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与校方共建青少年科技创新实验室和科学家进校园长效合作机制 涵盖科学课程开发 科研项目指导 师生研学实践 [2] - 教联体形成联责任 联资源 联空间的三联动模式 打破校园壁垒 向区域内全体青少年开放科创课程 促进校院协同与区域资源整合 [2] 政策背景 - 教育部等十七部门于2024年10月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 明确各主体职责任务 [1] - 国家至省市层面均出台中小学科学教育实施意见 为教联体构建提供工作方向 [1]
陕西18部门联合制定方案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
陕西日报· 2025-08-25 00:35
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实施方案 - 省教育厅等18个部门联合制定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实施方案 聚焦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和学生全面发展 [1] - 建立教育部门牵头、跨部门协作、线上线下融合、高校加专家支撑的工作机制 [1] - 推动省、市、县、校三级三秦家长学校建设全覆盖 打造线上线下三秦家长学校 [1] 教联体建设目标与时间规划 - 力争2025年底全省50%的县建立教联体 [1] - 2027年实现所有县建立教联体 [1] 协同育人实施框架 - 围绕馆校合作、医教互促、体教互融、家校互动、社教同频、警校同步六个方面构建教联体 [1] - 深化馆校协同机制 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学校建立长期合作 强化学生价值观教育 [1] - 实施学校明亮工程 推进医务人员担任健康副校(园)长 打通快速转介就医绿色通道 [1] - 确保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1] - 支持高校、社区及城市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优惠向中小学生开放 [1] 社区与资源整合措施 - 建立健全社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强化社区两委协同育人职能 [2] - 统筹科普教育阵地和资源 在课程教材体系、教学改革、实践活动、课后服务、师资建设方面持续发力 [2] - 以农村学校和寄宿制学校为重点 加强三防建设 强化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 [2] - 统筹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力量 协同化解涉校涉生矛盾纠纷 [2] 组织保障与实施机制 - 以三秦家长学校为抓手 推动省市县校四级全覆盖 [2] - 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格局 [2]
四川19个部门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
经济观察报· 2025-08-06 03:35
(原标题:四川19个部门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 《方案》提出"教联体"建设的重点任务,具体将开展7项行动:区域"教联体"共建行动、"大思政"育人 行动、"家长学校"创建行动、"护校安园"专项行动、"心链网络"服务行动、"五育"并举融合行动和"双 减"成果巩固行动。 《方案》指出,鼓励各中小学、幼儿园依托所在街道、社区、就近社会资源单位建立"教联体",搭建常 态化育人平台和活动载体,有针对性地推动解决学生成长中的突出问题。要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救助机 制,建立完善校园欺凌防治机制,加强对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的关心关爱,构建"四川e护 校"体系,常态化开展校园周边环境安全综合治理。 经济观察网 据中国教育报消息,日前,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委网信办、四川省公 安厅等19个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推动四 川各地各校结合实际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打通学校、家庭、社会育人资源,促进家校社协同 发力、同向同行。 《方案》明确,各地要加快推进"教联体"建设,在馆校协同、医教互促、体教互融、家校互动、社教同 频、警校共育上加强协同配合,确保政府统筹、 ...
“教联体”关键在联(师说)
人民日报· 2025-06-14 22:12
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政策解读 - 教育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工作方案 提出到2025年50%的县建立"教联体" 2027年实现全覆盖 [1] - "教联体"是以学校为圆心 区域为主体 资源为纽带的工作方式 旨在凝聚家校社三方育人力量 [1] "教联体"资源整合机制 - 构建"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固定+流动"立体化育人资源库 活化利用各类社会资源 [2] - 典型案例:海口市中小学结合当地资源设计海洋航天主题拓展活动 培养学生科技兴趣 [2] - 推动博物馆成为历史课延伸 企业作为劳动教育基地 社区广场作为社会实践舞台 [2] 协同育人问题解决路径 - 针对"小眼镜""小胖墩"等青少年健康问题 通过家校社协同开展专项治理 [3] - 北京市案例:交通部门优化通学公交路线 医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活动 [3] - 建立"责任清单"和"资源地图" 明确各方育人职责 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协作机制 [3] "教联体"实施要求 - 避免"重搭建轻联动"误区 强调"人人事事时时处处"的常态化协同 [3] - 需完善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激发各方创新活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