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变革

搜索文档
小班化教学正在崇明更多小规模学校展开 共筑个性化成长场域
解放日报· 2025-09-08 02:00
教学空间重塑 - 崇明区竖新小学通过移除讲台并在教室后方设置"学习驿站"重构教学空间 该驿站兼具知识转化站 能力提升站和情感加油站功能 配备科学实验箱 思维导图工具包及学习情绪树洞区等资源以实现教学效能提升和个性化学习深化 [1][3] - 建设中学同步推行"学习岛"模式 目前已有7个教学班实施小组差异化教学 使小组交流学习成为常态 推动教学从标准化输送向精准化培育转型 [3] 师生互动模式变革 - 教师角色从传统讲授者转变为学生中间的交流者与探讨者 在小班化课堂中更全面观察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与进度 包括讨论时的表情迟疑或操作学具的熟练度等细节 确保及时回应 [2][3] - 小班化教学使更多学生"被看见" 教师通过精准关注细微之处实现因材施教 师生关系趋于平等化 教学方式从单向讲授转向双向互动 [3] 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 - 崇明教育依托华东师范大学小班化教育智库 聘请董蓓菲教授开展基于"学习岛"的合作教学研究 促进教与学方式改变 [4] - 庙镇学校推行双教师协同授课模式 例如劳动教师与美术教师同时进入跨学科课堂 或同学科双教师为薄弱学生提供及时指导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跨地域信息化共享和多元学习体验 [4] 校际协作与教研创新 - 崇西教育集团由建设中学 三星中学和庙镇学校组建 通过跨校教研机制和学科工作坊开展集体教研活动 [5] - 集团内推行"人人晒课"活动 鼓励教师跨年级 跨学段 跨学校听课 并组织教学沙龙探讨教育热点与小班化教学重难点 将新理念融入日常教学 [5] 校外资源与在地化实践 - 合兴小学利用校外资源拓展教学场景 依托合兴村"花漾"经济与花卉企业资源 构建"四景三融"花漾综合育人实践体系 开发生态探究园 耕趣园等劳动教育场所 [6][7] - 崇西教育集团推出"户外课堂" 在田野中开展植物种植 写诗作画等课程 让学生通过实践习得知识并提升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7] 小规模学校发展现状 - 崇明区现有13所义务教育小规模学校(全校生源总数200人以下) 约占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30% 这些学校正通过小班化教学应对学生数减少的挑战 [2] - 小规模学校虽存在局限性 但具备班级规模小 人均空间大 师生互动充分等优势 结合丰富在地化学习资源 更利于打造特色学习场域和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