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戏剧守正与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冯远征谈北京人艺的守正与创新—— 用中国表达焕活世界经典
人民日报· 2025-10-09 22:09
北京人艺的艺术理念与传承 - 公司坚持在传承经典的同时融入与时代共鸣的更新思考,探索更具表现力的戏剧语言[1] - 公司排演外国戏的核心理念是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诠释人类共通的命题,而非模仿外国人[1] - 公司通过本土化的语言和表演,架设外国作品与中国观众之间的情感桥梁[1] 经典剧目的本土化实践与历史成就 - 上世纪80年代,公司推出一批受欢迎的“洋戏”,如《推销员之死》《洋麻将》《哗变》,在表演和翻译上均强调本土化[2] - 1988年首演的《哗变》以法庭审判为主线,用极少的舞台调度和高密度台词展现戏剧内涵,成为话剧舞台的教科书与试金石[2] - 2006年复排《哗变》时,公司在充分吸收1988年版本精华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变化主动求变,例如将台词“打牙祭”改为“改善几次伙食”以贴近年轻观众[3] - 《哗变》从1988年首演到2006年复排,成就了两代演员在经典剧目中的历史对话,展现了公司坚守经典的薪火传承[3] - 去年10月,《哗变》赴上海巡演连演3场,一票难求[3] 创新排演策略与当代诠释 - 在重排《哈姆雷特》时,公司提炼出“选择”这一更贴近现代人生活核心的主题,取代传统的“复仇”主题[4] - 新版《哈姆雷特》采用主题先行方式,运用戏剧跳进跳出和电影蒙太奇手法,让观众感受内心碰撞并思索人生选择[4] - 公司排演法国经典喜剧《悭吝人》时采用“戏中戏”方式,打破传统观演关系,演员走入观众席互动,将舞台延伸性做到极致[5] - 《悭吝人》的排演让观众感慨“北京人艺终于年轻了”,公司强调其70多年历史中从未停止创新[5] 民族化与国际化的发展路径 - 公司对话剧这一舶来品进行民族化与本土化的创新改造是其艺术探索的核心内容[5] - 公司致力于将民族文化精髓融入戏剧创作,要求演员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并借鉴曲艺、戏曲等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进行发声和形体训练[5] - 公司开创了中国话剧民族化的道路,具有开创精神[5] - 通过“2025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公司希望以《哈姆雷特》等剧目与国际戏剧同行展开真诚对话[5] - 公司视剧院为文化交流实验室,通过排演世界经典既让中国观众领略世界戏剧精华,也展现其融通中外的文化自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