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快递行业低价竞争
icon
搜索文档
快递涨价“连续剧”更新!上海收件价格上调,商家默默取消运费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1:16
快递行业价格调整 - 五家头部快递企业同步上调上海地区收件价格0.2-0.4元/单 主要针对电商件中低于成本价的低价订单 不影响个人寄件价格[1] - 浙江义乌快递底价从1.1元/单涨至1.2元/单 广东省整体上调0.4元/单至1.4元以上 福建省规定0.3千克以内最低价格不得低于1.5元[2] - 8月圆通单票收入环比上涨0.07元 申通环比上涨0.09元 行业平均单票价格结束多年下滑趋势[2] 成本与盈利压力 - 韵达股份上半年单票收入1.92元同比减少0.16元 圆通速递单票收入2.19元同比下降7.2% 申通单票收入2.00元同比减少0.09元[4] - 全国单票快递服务平均价格7.5元同比下降近8% 面临快递员薪资上涨 运输及包装费用增加等刚性成本压力[4] - 前八个月快递业务量1282亿件同比增长17.8% 业务收入9583.7亿元同比增长9.2% 但盈利空间在激烈竞争下被压缩[3] 网点经营改善 - 价格上调缓解经营压力减少亏损 增强网点流动资金保障 促进团队结构稳定[3] - 单票收入提升0.1元预计每月新增约150万元营业收入 对整体效益改善作用显著[3] - 中通快递将全年业务量增速指引下调6个百分点 转向做好服务质量 利润和份额平衡工作[5] 区域执行差异 - 广东 浙江等电商核心区域已基本完成调价 日均业务量超3000万件 总部政策执行力强[5] - 福建 山西等非核心区域未收到涨价通知 中西部部分省份日均业务量不足500万件 加盟商为抢单变相降价[5] - 加盟商通过"充单返点"方式实际价格仅比原价低0.1元 削弱总部涨价效果[6] 行业连锁反应 - 快递费涨价后运费险几乎全取消 商家为对冲成本取消运费险 对鞋服品类加购转化率带来冲击[6] - 运费险取消影响退换货等逆向物流业务量 逆向件是快递站点收入溢价的主要来源[6] - 涨价能否真正遏制低价竞争有待观察 最终取决于消费者认可度 若价格敏感可能影响快递单量[7]
快递涨价别只“涨费用” 服务提质才是“硬道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12:59
快递行业价格调整 - 广东及浙江等地快递公司对电商客户启动调价 广东作为重点调价区域 单件快递调价幅度在0.3元至0.7元之间 同时设定1.4元/单的底线价[1] - 调价直接影响下游商家 有商家反馈快递费从每单1.3元上涨0.4元 经营成本明显增加[1] - 商家增加的成本大概率会间接转移至消费者[1] 行业竞争与经营状况 - 快递市场长期存在量价倒挂问题 快递公司采用低价换量竞争策略[1]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956.4亿件 同比增长19.3%[1] - 快递单票收入逐月下降 多家企业跌破2元大关 行业呈现增量不增收矛盾[1] 区域市场表现 - 金华(义乌)市及广州市等快递产粮区低价竞争明显 价格与利润空间压缩至接近极限[2] - 行业陷入为抢订单而压价 因压价而降质的恶性循环[2] 基层运营压力 - 低价竞争压力通过快递公司总部传导至末端环节 挤压基层网点与一线从业人员生存空间[2] - 部分快递公司以罚代管 基层网点利润持续缩水 快递员派费长期难以提升[2] - 从业人员收入偏低导致服务积极性下降 服务质量滑坡 消费者投诉率攀升[2] 政策环境支持 - 国家邮政局等部门明确反对快递内卷式竞争 依法依规整治推动末端服务质量改善[2] - 财政部及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新规 快递服务统一按6%税率征收增值税 此前跨区域运输环节有时按9%税率缴纳[3] - 新规降低企业税务成本 为服务提质预留更多资源空间[3] 行业发展方向 - 推动重点区域快递价格理性回归 减少非理性低价件量[2] - 快递涨价不应是最终目的 服务提质才是关键 包含消费者感知的服务质量及基层网点生存环境与从业人员待遇[1] - 需让上涨的快递价格与提升的服务质量相匹配 实现价质相符[2] - 快递行业高度同质化竞争导致卷价格抢市场困境[3] - 快递公司需摒弃低价竞争策略 聚焦业务运营优化、运力系统升级及服务模式创新 推动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