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市场乱象
icon
搜索文档
被曝光后,仙游县连夜成立联合调查组,当事人被控制
证券时报· 2025-08-25 07:14
行业监管事件 - 福建仙游县个别商家伪造检测证书 使用血檀手串冒充小叶紫檀手串进行销售[1][2] - 市场监管部门已查封涉嫌造假证书及产品并立案调查 公安机关控制相关当事人[2] - 当地将开展行业专项整治 完善监管长效机制以维护消费者权益和行业声誉[2] 产品造假细节 - 血檀不属于国标红木 原木价格每吨约1万元 而小叶紫檀为名贵国标红木 原木价格每吨高达40万元[4] - 价值20元的血檀手串被包装成价值数百元的"小叶紫檀"销售 价差超过10倍[4] - 造假证书价格低廉 每张仅0.8元 带有可扫码查询的虚假信息 为假货提供合法外衣[4] 销售渠道与手法 - 个别电商直播间利用假证书作为"质量保证" 大肆宣传"买假包赔"来误导消费者[4] - 鉴定机构隐藏在民宅中 制作好的证书堆放在屋内供商家自行取用 形成规模化造假链条[4] - 证书销售方明确拒绝承担售后责任 仅提供证书而不对产品质量负责[4] 地区背景信息 - 仙游县位于福建东南沿海中部 县域总面积1835平方公里[4] - 2024年末户籍人口117万人 常住人口90.1万人[4]
马上评:莫让“水深”遮玉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3 06:23
行业乱象 - 河南南阳石佛寺镇作为国内最大和田玉加工交易集散地出现大规模造假行为 商家使用低品质青海料 韩料玉石通过化学染色冒充和田玉籽料 [1] - 直播间存在剧本化销售欺诈 主播通过表演式砍价 照灯验货等环节误导消费者 背后实为精心设计的骗局 [1] - 2022年3·15晚会曾曝光缅甸翡翠代购直播间类似乱象 但被查处商家通过更换招牌方式继续经营 [1] 市场影响 - 造假全链条曝光严重破坏消费者对玉石市场的信任基础 商家行为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1] - 水晶玉石消费近年持续升温 除情绪价值和审美需求外 高品质玉石原本具备高收藏价值与投资价值 [1] - 诚信经营商家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举步维艰 行业陷入"水深"的负面认知困境 [1] 监管问题 - 乱象屡禁不止反映监管手段存在缺陷 违法成本过低导致商家可轻易卷土重来 [1] - 执法力度不足与利益链条盘根错节成为造假行为持续存在的重要因素 [1] - 行业需通过专业性与匠心沉淀实现规范发展 方能重现"温润以泽"的良性生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