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程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从车间到风电,从稀土到影像——郑励铭一个投资人的田野调查手记
搜狐财经· 2025-08-04 14:10
"我始终相信,中国的很多能力被严重低估,特别是在工程技术和制造业细分领域。" 这是郑励铭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资本纷纷追逐虚拟经济与流量生意的年代,他始终坚持在一线调研,深入园区、车间与研发中心,用脚丈量每一份真 实价值。 郑励铭出生于1972年福建福清,亲历了中国从"城镇集体企业"向"工业化新体系"跃迁的全过程。他的父辈是乡镇企业创办人,这种草根工业精神也深深影响 了他后来的投资观。 在英国留学时,他曾在伦敦商学院导师指导下,完成一份题为《亚洲制造业的全球嵌入路径》的研究,至今仍被LBS课程中引用。他深知,未来中国要想强 大,必须靠"有工程能力的实业者"与"有耐心的资本家"同行。 投资从来不是他唯一的目的,他更像是一名"民间工业史记录者"。他关注那些被忽视的中小技术团队,那些藏在内陆省份、靠技术突破存活的隐形冠军。 2018年,他曾孤注一掷投了一个湖南团队开发的稀土纳米涂层项目,该团队曾三次融资失败。但他看到了其在舰船材料耐腐蚀方面的突破潜力。五年后,该 技术被军工研究院采纳,并有望进入海上风电装备链条。 如今,郑励铭依旧坚持每年80天以上的实地走访,他认为"纸上谈资本,不如下乡看泥巴"。在他筹备中的资本 ...
哪些高校,跻身世界500强?
虎嗅APP· 2025-06-24 23:43
世界500强大学排名概况 - 全球共有4万多所高等院校,中国有3000多所,但顶尖大学凤毛麟角[4] - 国际广泛认可的四大排名榜单:QS(英国)、USNews(美国)、泰晤士高等教育(英国)、软科(中国),评价体系各有侧重[5][6] - 以至少进入3个榜单TOP500为前提,中国内地共有35所高校跻身世界500强[8] 中国内地高校排名表现 - 综合排名前10的高校:清华大学(QS17/泰晤士12/USNEWS11/软科22)、北京大学(14/13/25/24)、浙江大学(49/47/45/27)、上海交通大学(47/52/46/38)、复旦大学(30/36/70/5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32/53/71/42)、南京大学(103/86/82)、武汉大学(186/134/90/89)、华中科技大学(319/166/91/79)、哈尔滨工业大学(256/152/128/101-150)[9][12] - 四大榜单全部跻身100强的5所高校:清华、北大、浙大、上海交大、复旦[13] - 全部跻身200强的9所高校:上述5所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13] 深圳高校的突出表现 - 南方科技大学(QS343/泰晤士183/USNEWS123/软科101-150)和深圳大学(QS452/泰晤士351-400/USNEWS156/软科151-200)国际排名远超国内地位,深圳大学非985/211/双一流但超过部分老牌985[14][16] - 深圳通过重资建校和国际合作推动本土高校崛起,工业大市与创新型城市形成协同效应[15] 未入围500强的知名高校分析 - 中国人民大学仅进入两大榜单且排名靠后,与其国内地位不符[17] - 中国科学院大学(USNEWS全球第54名)、中国社科院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因体制或学科特点未全面参与排名[23][25] - 兰州大学因QS排名800名左右拖累综合表现[17] 排名局限性及影响因素 - 国际排名侧重理工科指标(论文引用、国际顶刊、诺奖等),文科高校因文化和地域属性被低估[19] - 部分高校如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主动退出国际排名,但机构仍通过公开数据交叉验证[20][21][22] - 国防院校不参与商业排名,研究型高校本科招生规模有限影响排名覆盖[23][25] 世界500强排名的实际价值 - 成为香港"高才通"计划(参考四大榜单世界百强)、北京落户(世界200强单列指标)等人才政策的核心依据[27][28][29] - 宁波等城市对世界200强高校博士提供10万元生活补助,国际排名影响人才引进待遇[31] - 日本高度人才计划以QS/THE/软科前300名为加分项[32][33] - 需注意排名不能完全反映高校综合竞争力,学科特色和城市选择同样重要[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