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山海互济
icon
搜索文档
“两山”理念的文化实践:一座省级博物馆如何点“绿”成“金”
中国新闻网· 2025-08-29 04:02
省级文化设施下沉与区域发展 - 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馆作为全国首家落地县域的省级博物馆 打破省级文化设施高度集中于杭州主城区的格局 成为浙江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实践 [3] - 安吉馆依托安吉县优良生态基底和丰富生物资源 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使命高度契合 通过生态馆系统展示浙江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3] - 国际建筑大师设计的安吉馆保留原生景观风貌 六大主题展馆形成"馆即景、景融馆"的沉浸式体验 凭借与自然共生的独特魅力吸引民众打卡 [3] 文化地标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 开馆第一年接待观众155万余人次 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约7.5亿元 截至今年8月底累计接待观众超740万人次 为区域发展注入文化新动能 [4] - 通过中华凤头燕鸥保护等社会联动项目 将专业保护行动转化为公众可参与的公共话题 有效提升生态保护认知 推动自然教育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关心 [6] - "绿水青山研学营"等项目打破传统教育边界 将生态系统转化为教学场景 学员通过项目式学习和实地观测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之道 [6] 科普教育创新与区域联动 - "环球自然日"活动吸引浙江各县市区117组选手参与 通过科学与艺术结合方式探索自然课题 激发青少年对自然科学兴趣并提升研究能力 [8] - 科普资源下沉至县域层面并链接乡村博物馆 通过"大馆带小馆"模式与安吉县多家乡村博物馆签署战略协议 构建资源共享与品牌共建机制 [8] - 开发以华南虎 白鱀豚等为核心的5个IP形象 拟通过手游 盲盒 动漫短剧等形式构建自然科普IP宇宙 推动全省生态产业发展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