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少子化对消费的影响
icon
搜索文档
关于当前的消费,我的一些观察和感想
36氪· 2025-08-27 23:46
旅游度假行业消费特征 - 暑期亲子游需求旺盛 北戴河阿那亚等度假区酒店价格昂贵且预订困难 非周末时段仍出现人山人海现象[1] - 离大城市较近且体力消耗低的度假区普遍被亲子游群体占据 包括崇礼翠云山/太舞/富龙/云顶等滑雪小镇及阿那亚项目 均配备儿童水上乐园/观光小火车/ATV赛车等设施[2] - 度假区娱乐活动高度儿童导向 马场仅提供拍照慢走骑行 水上乐园缺乏惊险刺激项目 ATV赛道坡度平缓 餐饮街缺乏酒吧业态[3] 亲子消费行为模式 - 家长消费完全围绕子女展开 从三岁至十二岁阶段均持续该特征 即使子女住校期间也不会考虑自主娱乐消费[4] - 中国普通家庭消费能力集中于子女 旅游度假仅为表现形式之一 在大宗和小宗消费领域均呈现相似特征[4] - 90前家长群体普遍存在"自身不舍得花钱"的消费观念 年轻家长群体该特征略有减弱但案例不足[4] 教育相关消费压力 - 义务教育阶段仍存在显著教育支出压力 开学季缴费金额引发家长群体广泛讨论[6] - 部分家长因教育压力出现暴饮暴食等压力性肥胖现象 已婚未育群体对此产生恐惧情绪[7] 少子化对消费影响 - 存在两种对立观点:少子化可能因家庭消费中心消失构成消费利空 或因抚养压力降低形成消费利好[7] - 高收入群体展现不同生育观念 部分人士认为财务自由是生育多胎的前提条件[8] 代际观念差异 - 老一辈认为年轻人不生育是为腾出时间玩游戏 与年轻群体实际面临的经济压力形成认知差异[8] - 社会对生育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冲突 传统"孩子是女性生活意义"的观点受到现代价值观挑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