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初恋

搜索文档
现言难爆,创作被现实甩了两条街
虎嗅· 2025-08-12 05:56
行业热度趋势 - 现代言情剧豆瓣打分人数呈现断崖式下降,从2019年《亲爱的,热爱的》52.5万降至2025年《滤镜》的19.1万 [1][2] - 2024年打分人数最多的《玫瑰的故事》为27.6万,较2023年《去有风的地方》40.8万显著下降 [2] - 暑期档已过大半,行业预期中的现言大年未至,整体表现不温不火 [3] 内容创作模式 - 近十年最具代表性的现言剧情感内核高度同质化,普遍沿袭“少女初恋”叙事,强调主角身体和精神洁净以体现爱情纯粹 [6][10] - 创作者在人设、职业、桥段上进行包装,但本质仍是程式化的“少女初恋”脚本,如《杉杉来了》、《何以笙箫默》、《微微一笑很倾城》等 [6][7][8][9] - 故事多聚焦于男女主确认关系前的部分,关系确立后的叙事乏善可陈 [12] - 针对中青年女性的现言剧常与婚姻绑定,呈现“中女二婚”模式,如《我的前半生》、《三十而已》,将爱情难题与婚姻、育儿、家庭挂钩 [15][17][18] 观众需求变化 - 观众不满现言剧内容悬浮、女性觉醒意识不够、不够接地气,导致看剧缺乏共鸣 [4] - 随着人生阅历增长,部分女性观众对“少女初恋”的爱情脚本不再信服,而“中女二婚”叙事因社会对婚姻态度的转变也吸引力下降 [14][21] - 宏观数据显示结婚登记对数从2013年1346.9万对降至2024年610.06万对,十年间近乎腰斩,婚姻不再是人生必经之路,冲击以结婚为奖励目标的现言叙事 [22][23] - 观众期待现言剧能输出成熟的爱情观,呈现尊重差异、共同成长的健康亲密关系模式,如韩剧《Run On》所示范的成长治愈型爱情 [33][34] 行业破局方向 - 现言剧破局关键在于生成适应社会观念变化和女性观众期待的爱情新脚本,输出成熟的爱情观 [31][34] - 未来观众追求更纯粹、本质的情感联结,现言剧需摆脱旧叙事套路,通过爱情故事帮助观众探索自我、建立联结 [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