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会计制度

搜索文档
三大视角深度解析海内外中央银行差异
西南证券· 2025-09-23 10:12
1 • 存款准备金视角下的差异:海外央行普遍呈现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调控的转变,部分发达经济体(如美、英)已实行零准备金率,依托利率走 廊机制引导市场利率,其理论基础源于现代货币理论下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新范式。而中国仍保留阶梯式存款准备金制度,将其作为流动性管 理、结构性调控和逆周期调节的重要工具,并存在5%的"隐性下限",体现了在间接融资为主的经济结构下对银行杠杆控制和支付清算安全 的制度依赖。日韩等国则介于两者之间,保留准备金制度更多出于操作框架完整性和非常时期调节需要的考虑。 • 央行会计制度视角下的差异:在资产负债表结构方面,中国央行资产端以外汇资产和对金融机构债权为主,负债端突出"储备货币"科目, 反映以准备金率调节为基础货币主要投放方式的特征;而欧美日央行资产更集中于债券持有,负债端常见"逆回购协议"等科目,体现其价 格型操作框架。在会计计量属性上,中国央行以历史成本法为主,强调政策稳定性和会计稳健性;欧美央行则更广泛采用公允价值法,注重 真实价值反映,这种差异源于各国在政策目标、财政关系、法律制度等多维度的不同权衡。 • 金融监管结构视角下的差异:美国实行"多机构分工+功能监管"模式,宏观审慎以金融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