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执法更高效 治理更精准
人民日报· 2025-08-13 21:50
核心观点 - 重庆市大渡口区通过"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 整合执法资源并下沉力量 显著提升基层治理效率和执法响应速度 同时减少对企业重复检查的干扰 [1][2][3][4] 执法体系改革 - 整合形成城市管理 生态环保等5支区级综合行政执法队伍 并在每个镇街设立一支综合执法队伍 [2] - 将区住房城乡建设委 区城市管理局等多部门行政执法权下放至镇街 实现执法力量下沉 [2] - 基层执法人员数量增加47% 执法人员活跃度增长85% [2] 执法效能提升 - 通过"执法+监督"数字应用实现快速派单 从事件上报到现场查处全程缩短至半小时内 [1] - 改革前存在执法部门"管得着看不见"与镇街"看得见管不着"的矛盾 导致处理滞后 [1] - 镇街执法队伍现可快速反应并综合处理各类事项 [2] 企业获得感改善 - 多部门从"重复查"转变为组团"综合查一次" 检查频率下降约50% [3] - 义渡古镇企业反馈可更从容营业 环境改善使居民居住舒心度提升 [3] 基层能力建设 - 在各镇街设置综合执法法制审核岗 并在区级层面设立全市首家法制审核中心 [4] - 通过法律顾问 专家学者和业务骨干会商审核重大执法决定 指导解决执法难题 [4] - 实现镇街执法规范化建设全覆盖 赋权行政执法事项数量居全市第一 [4]
萧山探索“无事不扰”监管新常态
杭州日报· 2025-07-18 02:39
萧山区"夜经济"发展 - 萧山多个文创街区迎来游客旺季 表明"夜经济"持续升温 [1] - 多部门联合执法队伍对文创街区餐饮企业进行"综合查一次"检查 涵盖安全生产 消防安全等领域 [1] 执法监管创新 - 杭州市4月启动"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 聚焦执法乱象整治和创新监管服务模式 [1] - 萧山区作为全省"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先行区 出台《萧山区入企执法和服务标准(试行)》 [1] - 萧山区纪委区监委第二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助力 通过组地联动 片区协作等措施 形成标准统一 流程规范 闭环监管的入企行为管理体系 [1] 企业服务优化 - 萧山区梳理企业全生命周期12类157项服务事项 形成"要事必到""有求必应"两张正面清单 [2] - 创新分级分类监管体系 对企业动态赋予"红橙黄蓝绿"标识 绿色低风险企业"无事不扰" 红色高风险主体精准靶向监管 [2] - 1月至4月萧山区涉企检查量同比下降25 6% [2] 执法效率提升 - 萧山区开发计划统筹系统 对28个执法部门3783项检查事项全量统筹 [2] - 搭建66个区级特色"综合查一次"场景 包括文创街区 大型专业市场等 [2] - 建立涉企信用修复导办 帮办 代办机制 实现信用修复"一次不跑 全网通办" [2] 法治服务完善 - 萧山区打造实体化运行企业法治服务专区 整合26项法律服务事项 [2] - 组建专业团队提供合规指导 累计服务企业1300家 [2]
浙江温州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检查(聚力攻坚 协同发力·政策落地进行时)
人民日报· 2025-05-23 21:56
执法检查改革 - 温州市推行"综合查一次"新模式 提前告知检查时间、内容和配合要点 鼓励企业自查自改 相关部门执法人员组团上门 一次检查涵盖市场监管、生态环保等六大方面 [1] - 2024年温州市"综合查一次"实施8.48万次 占所有检查比重达62.2% 涉企检查量同比下降31.2% [1][3] - 浙江省计划到2027年使"综合查一次"机制更加健全 部门、层级、领域年度联合检查实施率力争达到80%以上 非现场检查占比逐年提高 [3] 企业服务优化 - 提供预约式指导服务 多部门组成"预检服务团"提前排查风险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处罚 主动预约服务可核减后续检查次数 [2] - 检查过程仅需一小时 企业评价"又快又好又到位" 增值服务让企业感到暖心 [1][2] 执法透明度提升 - 执法人员入企检查需出示"行政行为码" 无码不得进厂 检查全程留痕 企业可通过"浙里办"APP扫码监督评价 [3] - 企业可随时查看检查结果 并对执法过程打分评价 执法满意度持续攀升 [3] 政策支持与成效 - 浙江省政府印发《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意见》 提出深化"大综合一体化"改革 坚持"管住风险、无事不扰"原则 [3] - 改革后企业减负明显 发展提速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执法效能显著释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