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赋能就业

搜索文档
经济日报:端牢家门口的“饭碗”
经济日报· 2025-08-21 08:19
就业政策与制度保障 - 白沙县构建覆盖广泛、针对性强的就业扶持政策体系 为就业工作提供坚实制度保障[2] - 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2601人 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3] - 实施就业见习基地和就业帮扶车间激励政策 11家就业见习基地提供84个岗位 24家就业帮扶车间带动974人就业[3] 就业数据与成果表现 - 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343人 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62人 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60人 各项核心指标完成率均突破100%[2] -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每年保持在3.8万人以上 截至7月底外出务工37210人[2][3] - 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21825人 588名2024届"雨露计划"毕业生全部实现就业[2] 就业创新与特色模式 - 创新推出"外出就业+就地就近就业"并重策略 培育农村劳务带头人、致富能人、乡村匠人"三支队伍"共436支 带动就业8226人[4] - 打造5个县级劳务品牌 "打安兰匠"带动9万人次就业 "白沙菌师傅"带动7万人次就业 累计总带动17.74万人次[4] - 重点推进"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深度融合 组织370名村民开展灵芝种植、茶叶加工等技能培训[4] 就业服务与技术赋能 - 通过"白沙双业"农业和就业大数据管理平台 与11个就业驿站联动 实现人岗高效对接[6] - 举办22场招聘会 覆盖企业220余家 解决1550余个岗位缺口[6] - 就业驿站为虎乳灵芝基地培训101名技术工人 组织47人参加托育行业技能展示会[6] 未来发展规划 - 不断提高城镇就业比重 强化重点群体就业保障[7] - 实现年度创建劳务品牌"白沙南药师"[7] - 通过职业技能比赛等途径培育100名高技能人才[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