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空治理

搜索文档
全球治理倡议因何赢得世界广泛支持?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14 08:03
全球治理倡议背景与热度 - 全球治理倡议自9月1日提出后搜索热度在次日达峰值并持续高关注度[1] - 多国领导人从上合组织峰会到金砖峰会均表示支持与赞同中方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贡献[1] 倡议提出的时代必要性 -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 霸权主义保护主义冲击二战后国际治理秩序[4] - 全球南方整体崛起但在现行国际机制中代表性严重不足[4] - 气候变化数字鸿沟人工智能等新旧全球性挑战叠加需共同创建有效治理机制[4] 倡议核心理念与针对性 - 奉行主权平等针对谁拳头大谁说了算的霸权逻辑[4] - 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遏制个别大国搞家法帮规和单边主义[4] - 注重行动导向确保解决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关心的实际问题[4] 国际专家对倡议的评价 - 西班牙专家指出倡议旨在纠正国际机构中发展中国家代表性不足及联合国权威遭削弱等严重缺陷[5] - 分析人士认为倡议直面治理赤字加剧挑战并提出全面系统解决之策符合世界紧迫需求[5] 倡议顺应国际力量变化趋势 - 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崛起是近代最具革命性的国际力量变化[6] - 现行国际机制未反映此变化导致发展中国家代表性不足发言权不够[6] 全球南方国家的积极响应 - 倡议让全球南方声音更响亮 俄罗斯专家称其顺应大多数国家构建公正世界秩序的愿望[7] - 伊朗媒体称全球南方人民成为塑造未来的积极参与者而非看客[7] - 中方治理观展现天下为公文明观 让占世界人口八成以上国家公平参与治理[7] 倡议的人本价值与实施路径 - 倡导以人为本 各国人民是根本参与者和受益者 提供信心和稳定预期[9] - 巴西媒体称倡议是基于平等相互尊重合作的新里程碑 实践发展中国家数十年诉求[9] - 中方设想依托联合国等多边机制优先聚焦金融改革人工智能气候变化等紧迫议题[9] 倡议的定位与历史意义 - 并非推倒重来而是增强现行国际体系执行力和有效性以更好服务各国利益[9] - 过去4年中方提出四大全球倡议为世界注入稳定性并彰显大国担当[10] - 中国将坚定维护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并与各方共同推进全球治理向好向善[10]
国际锐评丨全球治理倡议因何赢得世界广泛支持?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14 07:47
全球治理倡议背景 - 全球治理倡议自9月1日提出后搜索热度在次日达峰值并持续高关注度 [1] - 多国领导人从上合组织峰会到金砖国家线上峰会均表示支持与赞同 [1] 倡议时代必要性 -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 霸权主义保护主义冲击二战后国际治理秩序 [6] - 全球南方整体崛起但现行国际机制代表性严重不足 [6] - 气候变化数字鸿沟人工智能等新旧挑战叠加需创建有效治理机制 [6] 核心理念与针对性 - 奉行主权平等针对谁拳头大谁说了算的霸权逻辑 [6] - 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遏制个别大国搞家法帮规单边主义 [6] - 注重行动导向确保解决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关心的实际问题 [6] 国际专家评价 - 西班牙专家指出倡议旨在纠正国际机构中发展中国家代表性不足等严重缺陷 [7] - 分析人士认为倡议直面治理赤字加剧挑战并提出全面系统解决之策 [7] - 俄罗斯专家表示倡议顺应大多数国家构建更加公正世界秩序的愿望 [9] 全球南方响应 - 倡议让全球南方声音更响亮 因此南方国家反响尤其热烈 [9] - 伊朗媒体称全球南方人民从看客转变为塑造未来的积极参与者 [9] - 倡议展现天下为公文明观 让占世界人口八成以上国家公平参与治理 [9] 价值导向与实践意义 - 倡导以人为本 强调各国人民是根本参与者和受益者 [11] - 巴西媒体评价倡议通过平等相互尊重合作理念将发展中国家数十年诉求付诸实践 [11] - 建立没有霸权没有强加外部议程的全球治理体系 [11] 实施路径与定位 - 依托联合国及有关国际组织区域次区域多边机制汇聚合力 [13] - 优先聚焦国际金融架构改革人工智能气候变化等紧迫议题 [13] - 非推倒重来而是增强现行国际体系执行力和有效性 [13] 倡议体系与影响 - 过去4年从发展安全文明治理维度提出四大全球倡议 [13] - 为世界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并广受赞誉欢迎 [13] - 坚定维护联合国为核心国际体系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3]
我国主导制定的两项航天领域国际标准发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7 00:35
国际标准制定进展 - 中国主导制定的两项航天领域国际标准获ISO批准发布 包括《航天系统-发射窗口估计与碰撞规避》和《航天系统-卫星姿态轨道控制系统稳定运行要求》[1][2] - 中国主导制定的航天领域ISO国际标准已发布30项 发布和在研标准总数累计达38项[1] 技术标准内容 - 《航天系统-发射窗口估计与碰撞规避》规定了发射窗口分析和安全发射时机识别程序要求 以及碰撞规避风险评估矩阵约束[1] - 该标准适用于新发射物体与空间物体之间的碰撞风险分析 包括运载火箭级段、航天器及其他物体[1] - 《航天系统-卫星姿态轨道控制系统稳定运行要求》规定了卫星姿态与轨道控制系统在轨稳定运行的定义和能力构建原则[2] 国际合作与参与 - 《航天系统-发射窗口估计与碰撞规避》标准由中国联合美国、法国、日本共同提出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承担具体起草工作[1] - 《航天系统-卫星姿态轨道控制系统稳定运行要求》由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主导编制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作为技术对口单位和参编单位参与全过程[2] 行业意义 - 标准制定体现中国积极参与外空治理 共建外空活动规则 推动构建人类外空命运共同体[1] - 标准发布彰显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技术贡献[1]
我国主导制定的航天领域两项国际标准发布
科技日报· 2025-08-11 23:56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主导制定国际标准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主导制定的两项航天领域国际标准由ISO正式发布 截至目前由我国主导制定的航天领域ISO国际标准已发布30项 发布和在研标准总数累计达38项 [1] - 《航天系统—发射窗口估计与碰撞规避》(ISO 21740:2025)规定了发射窗口分析和安全发射时机识别程序的相关要求 以及碰撞规避风险评估矩阵的相关约束和要求 适用于单次发射任务中新发射物体与空间物体之间的碰撞风险分析 [1] - 该标准由我国联合美国 法国 日本共同提出 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承担具体起草工作 是我国积极参与外空治理 共建外空活动规则的实践 [1] 卫星姿态轨道控制系统国际标准 - 《航天系统—卫星姿态轨道控制系统稳定运行要求》(ISO 16615:2025)规定了卫星姿态与轨道控制系统在轨稳定运行的定义 根据影响因素规定了对系统在轨稳定运行能力的构建原则和要求 [2] - 该标准由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主导编制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作为技术对口单位与国际标准化组织进行技术协调 并全程参与标准制定过程的技术修改和讨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