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权保护

搜索文档
央视曝光博主假冒全红婵卖土鸡蛋:大量粉丝以为是本人下单,还有人仿冒“孙颖莎、王楚钦高调为婵妹带货”
齐鲁晚报· 2025-08-19 01:00
AI克隆声音技术滥用现状 - AI语音克隆技术成熟 仅需十几秒即可克隆任何人声音 导致侵权乱象频繁上演 [1] - 抖音等平台存在大量利用AI仿冒奥运冠军全红婵声音带货的账号 单个视频点赞量达1.1万次 [4] - 仿冒视频商品链接显示已售出4.7万件 大量粉丝误认为真人下单购买 [4] - 除全红婵外 奥运冠军孙颖莎和王楚钦同样遭遇声音仿冒用于土鸡蛋带货 [4][6] - 部分自媒体克隆名人声音进行24小时语音直播 演员靳东是被仿冒最多对象 [8] - 仿冒直播可诱骗粉丝打赏获利 并将小白账号迅速打造成上万粉丝账号 [8] 配音行业侵权案例 - 配音演员武扬发现某餐饮企业宣传片未经授权使用其AI克隆声音 视频转发量达2800多次 [9] - 侵权方仅愿支付5000元赔偿但拒绝公开道歉 声称克隆声音由第三方公司提供 [9] - 配音演员浩洋遭遇多次侵权 维权陷入"自证循环"困境 [9][10] - 行业普遍存在合作一次即遭无限克隆的现象 受害者决定通过法律程序维权 [10] 技术原理与安全隐患 - 基于开源语音大模型 仅需一段清晰语音样本即可在极短时间内克隆声音 [13] - AI克隆声音最大隐患是被诈骗分子利用 若结合AI换脸技术可生成高度逼真"数字人"实施诈骗 [14] - 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可轻易找到大量声音克隆教程视频和软件下载信息 [11] 法律保护与监管措施 - 民法典第1023条明确对自然人声音的保护参照适用肖像权保护规定 [17] - 未经许可使用或许可他人使用权利人声音构成侵权 录音制品授权不包含AI克隆授权 [19] - 平台若知道或应当知道用户侵权而未采取必要措施 需承担连带责任 [20] -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将于2025年9月施行 要求对生成内容添加显式标识 [22] - 中央网信办部署"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 强化AI技术源头治理和违规应用清理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