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开发强度

搜索文档
坚决遏制“摊大饼”式扩张,释放什么信号?
虎嗅APP· 2025-09-15 09:49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城镇化战略发生重大转向 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 坚决遏制城市"摊大饼"式扩张 [4][8][9] - 三条红线政策(耕地保护 生态红线 城镇开发边界)成为城市扩张的硬约束 开发边界面积和开发强度呈现显著地域差异 [16][17][22] - 2035年人口规划设定各城市人口天花板 超大城市人口余额普遍紧张 二线城市增长空间相对充裕 [40][42][50] 城镇开发边界政策分析 - 全国规划超3000个新城 规划容量达34亿人 远超实际需求 [11] - 城镇开发边界外禁止城镇集中建设 不得规划开发区和居住用地 [17] - 开发边界面积超2000平方公里的9个城市包括:北京 重庆 上海 天津 苏州 成都 广州 郑州 青岛 [18][24] - 苏州开发边界面积力压广深杭 体现其作为工业第二大市的政策倾斜 [26][27] 城市开发强度差异 - 深圳 东莞 上海开发强度超50% 佛山 无锡 苏州超30% [32] - 深圳面积不足2000平方公里 承载1800万人口 需通过深汕合作区拓展空间 [35][36] - 兰州 昆明等省会开发强度不足10% 受经济实力和人口规模限制 [25][36] 人口规划与增长空间 - 重庆2035年规划人口3600万(当前3190万) 北上广成均超2000万 [42][45] - 实际服务人口按常住人口上浮20%计算 广深成杭汉等10余城将跻身2000万级俱乐部 [41][48] - 上海北京人口余额近乎枯竭 深圳剩余约100万 广州超300万 [50] - 二线城市人口余额充足:重庆/天津/郑州/长沙/苏州超400万 南京/合肥超300万 武汉/西安/杭州超200万 [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