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政治战略

搜索文档
英国与美达成关税协议,果断出卖中方利益?伦敦要阻止中国建使馆
搜狐财经· 2025-08-12 01:50
美国暗中操控,英国政府对中国驻伦敦新使馆项目设置障碍,这背后是美国遏制中国战略的体现吗? 近期,中国驻伦敦新使馆项目遭遇波折,原本即将动工的项目却突然陷入僵局。这并非偶然,而是美国长期以来对华遏制战略的最新一环。消息人士透露, 早在两个月前,白宫就曾向唐宁街施压,以威胁美英关税协议为筹码,要求英国政府否决该项目。据悉,美国声称新使馆位置过于靠近伦敦金融中心,存在 敏感金融数据泄露的风险,以此为由向英国施压。当时,美英正进行关税谈判,美国甚至扬言若协议不成,将对英国钢铁加征50%的关税。面对如此巨大的 经济压力,英国首相斯塔默最终屈服于特朗普的压力,暗示可能已同意了美国的要求。 此举并非美国一时兴起。早在今年年初,一些英国媒体曾报道,唐宁街有意批准该项目,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访华,外交大臣拉米和内政大臣库珀也公开表 示支持。当时,项目似乎已进入收尾阶段,即将破土动工。然而,这一积极态势却被美国的干预彻底逆转。 美国为何如此关注中英关系的缓和?原因在于,英国是美国在欧洲的重要盟友,中英关系的改善将削弱美国对英国的影响力,使其难以继续将其作为遏制中 国的战略棋子。因此,美国不遗余力地阻止中国在伦敦建设新使馆,其真实意 ...
美制裁盯上中国地炼企业 炼化行业需不断提升竞争力应对风险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07 23:10
美国制裁中国地炼企业事件 - 美国国务院宣布对山东胜星化工实施制裁 因其购买价值超10亿美元的伊朗原油 这是继3月制裁山东寿光鲁清石化后第二次针对中国地炼企业的行动 [1] - 2024年山东胜星化工进口5亿美元伊朗原油成为制裁对象 山东地炼企业产能占全国15%以上 是美国阻截中伊能源合作的重点目标 [2] - 美国试图通过制裁切断伊朗石油出口关键渠道 强化对伊朗经济封锁 同时扰乱中国能源产业链 被视作对中国能源安全的系统性干扰 [2] 中伊原油贸易数据 - 2023年前7个月中国日均进口伊朗原油91.7万桶 其中地炼企业占比87% [1] - 2024年中国从伊朗日均进口原油达170万桶 占全国进口量10%以上 [1] 制裁对地炼企业的影响 - 被制裁企业面临美元结算中断和信用证开立困难 部分依赖国际贸易的炼厂可能被迫停工 [3] - 山东已有近30%炼厂关停或减产 环保政策叠加制裁压力可能加速淘汰技术落后的小型炼厂 [3] - 地炼企业如转向中东或西非原油 采购成本每桶增加1-2美元 导致炼油利润压缩约270元/吨 [2] 行业应对措施 - 加强与沙特、阿联酋等国合作 通过合资或长期协议锁定非制裁原油供应 [3] - 利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规避美元结算风险 [3] - 与国有航运公司合作租赁合规VLCC油轮以降低运输风险 [3] - 减少成品油产出 转向高附加值的烯烃、芳烃等化工品生产 例如扩大PX产能匹配国内PTA需求 [3] 行业转型方向 - 从"来料加工"模式转向高附加值产业链 [3] - 加速新能源布局 减少对传统原油依赖 [3] - 通过兼并重组形成规模化产业集群 提升抗风险能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