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人才缓冲区

搜索文档
机遇湾区|深圳市科技创新局专职机关党委副书记文莉:大湾区“筑巢引凤”,打造国际人才缓冲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3 05:46
人才引进与现状 - 深圳高层次人才达2.62万人 留学回国人员22万人 各类人才总量超700万人[1] - 920名深圳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深圳连续两年位居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第一[1] -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科技特区 建立重点人才清单 打造科研平台载体形成国际人才缓冲区[1] 科技创新投入与成果 - 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达2236.61亿元 同比增长18.9% 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 - 研发投入强度达到6.46% 其中企业研发投入占比高达93%[2] - 拥有鹏城国家实验室 19家全国重点实验室 4家广东省实验室等各类创新载体超4000家[2] 产业发展战略 - 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 - 培育生物制造 量子科技 6G等未来产业 加快发展新型生产力[2] - 整合龙头企业 高校 政府等力量组建创新联合体[2] 区域合作与资源整合 - 充分发挥前海 河套等平台作用加速集聚港澳及全球科创资源[2] - 河套合作区引进香港5所世界百强高校的13个重点科研项目[2] - 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累计引入60家香港科创机构和企业[2] 深港协同发展 - 积极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打造深港协同创新格局[3] - 以前海深圳国家高新区 光明科学城 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国家战略平台为重点[3] - 共同打造深港科技合作园区深化科技创新领域合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