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共合作抗日
icon
搜索文档
星火聚孤岛 团结御外侮
海南日报· 2025-08-15 03:55
历史事件概述 - 1938年12月5日琼崖红军在云龙墟改编为"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 下辖3个中队 冯白驹任队长[12] - 改编后部队在潭口渡口打响第一战 政治影响力显著提升 激发群众抗日热情[14] - 部队规模从1939年3月的300多人扩展到1000多人 解放战争时期发展为2万多人的琼崖纵队[14] 国际合作与支援 - 南洋琼侨组成240余人的回乡服务团 携带西药医疗器械及捐款支援国共抗日队伍[16][17] - 服务团承担战地救护和宣传工作 其中何佩玲通过卖花募捐获得港币320元[16] - 琼侨向冯白驹赠送外国产金壳怀表 体现对抗日力量的崇敬与支持[17] 军事组织与作战 - 琼崖抗日独立总队成立"少年连" 编制126名13-16岁战士 承担特务连作战任务[19] - 该连队在1942-1943年反"蚕食"反"扫荡"斗争中表现英勇 战绩传遍琼文根据地[19] - 黎族村民成立自卫队配合主力作战 12岁侦察员阿单通过伪装商贩深入敌后收集情报[20] 社会动员与群众支持 - 1938年改编誓师大会吸引上万群众参与 现场悬挂"抗日先锋""人民救星"等锦旗彩匾[12] - 乐东田头村黎族农民自愿节省大米支援部队 自身仅以山薯野菜充饥[20] - 形成各族人民爱国侨胞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8]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打击日寇嚣张气焰 太原会战粉碎日本“不可战胜”神话
央视新闻· 2025-08-09 03:40
太原会战背景与意义 -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南进直指太原 山西安危事关抗战全局[1] - 中国共产党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军队英勇反抗日军"一个月拿下山西 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疯狂叫嚣[1] - 会战历时近2个月 是华北首场大规模战略性防御战役 包括天镇 平型关 忻口 娘子关 太原保卫战等战役[1] 战役关键节点 - 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取得平型关大捷 系全面抗战以来中国军队首个大胜仗[3] - 忻口战役中敌我争夺南怀化村204高地 一昼夜间阵地互易达13次 迫使日军三易前线指挥官[6] - 八路军在翼侧和后方打击日军 120师截断日军补给通道 129师摧毁阳明堡24架日军飞机改变制空权优势[8] 作战特点与影响 - 敌我武器装备差距悬殊 日军飞机持续轰炸造成中方严重伤亡 难以白天发起有效冲锋[5] - 第九军军长郝梦龄亲临火线指挥 在距敌阵地不足200米处殉国[6] - 会战毙伤日军近3万人 创造华北歼灭日军最高纪录 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神话[12][14] 历史地位与作用 - 国共合作抗日配合最好的会战 华北战场规模最大 战绩最显著的会战[14] - 大量消耗日军有生力量 牵制日军沿平汉铁路南下行动[14] - 为建立根据地和持久抗战赢得时间 使日军暂时停止进攻直至1938年2月[12]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陈中柱:英勇无畏的“断头将军”
新华网· 2025-07-04 01:58
历史事件还原 - 淮剧《燃尽硝烟》以抗日将领陈中柱遗孀王志芳向日军索还丈夫头颅为叙事主线,还原其英勇抗战事迹[3] - 1941年6月5日陈中柱率第4纵队在兴化遭日伪军拦截,身中数弹牺牲,时年35岁[3] - 日军割走陈中柱头颅后,其夫人王志芳怀胎六月独闯日军司令部索回头颅,完成全尸安葬[3] 人物生平与贡献 - 陈中柱1906年生于江苏建湖农民家庭,早年参与国民党支部筹建并与土豪斗争,后考入黄埔军校第6期[4] - 1937年任国民政府战地特种团少将团长,参与台儿庄战役,1938年转任鲁苏皖边区游击第4纵队司令[4] - 在苏北抗日期间组织政工队出版《战地新闻》,联合新四军击沉日军汽艇2艘,宣传国共合作抗日[4] 历史评价与纪念 - 1945年被追晋为中将,1987年获江苏省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2014年入选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名录[3] - 家乡建湖县草堰口中柱初级中学设立陈中柱史料陈列室,并以其夫妇命名奖学金激励学生[5] - 淮剧《燃尽硝烟》通过地方戏剧形式展现其"断头不屈"的民族气节,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