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业银行估值修复
icon
搜索文档
邱冠华:低利率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估值修复的底层逻辑|资本市场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8-19 09:06
低利率时代:净息差持续收窄导致业绩表现承压 - 2019年以来我国利率水平整体下行,1年、5年期LPR分别下降125BP、135BP至3.00%、3.50%,10年、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下降151BP、190BP至1.65%、1.86% [5] - 存贷非对称降息导致银行资产端收益率下降快于负债端成本率,2025Q1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至1.43%,较2019年同期下降74BP [5] - 利息净收入占营收比重达79%,但2019-2024年上市银行利息净收入复合增速仅2.9%,远低于生息资产8.1%的增速,呈现"以量补价"特征 [6] - 2024年商业银行ROA、ROE分别为0.63%、8.10%,较2019年分别下降24BP、2.9%,盈利能力下滑主要源于息差收窄 [5] 反直觉现象:商业银行业绩承压但股价屡创新高 - 2023-2024年上市银行归母净利润平均增速1.9%,较2019-2022年下降5.0%,在申万二级行业中排名第13位 [8] - 2023年1月至2025年6月银行板块累计涨幅88%,在31个行业中排名第4,年化波动率22%为全市场最低 [8] - 工商银行等6家银行股价涨幅超100%,但其净利润增速1.9%仅与行业均值持平,显示股价表现与业绩脱钩 [8] 新解读视角:从策略思维理解银行股上涨行情 - 无风险利率下降是核心驱动因素,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1.6%-1.7%,而银行股息率4.5%形成显著利差优势 [10][11] - 风险评价改善体现为城投债、地产债利差趋稳,PMI震荡修复,信用风险预期好转 [12] - 中美贸易休战强化人民币资产重估预期,银行作为经营人民币资产最集中的行业直接受益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