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持续物联网
icon
搜索文档
退网、停更、失联:智联网产业发展二十年的隐忧
36氪· 2025-08-14 11:43
物联网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物联网概念自2005年由国际电信联盟系统提出 已发展20年 从IoT演进至智联网AIoT [1] - 全球物联网设备规模持续扩张 Statista预测2030年部署设备超290亿台 [1] - 设备因固件终止 协议失效 认证过期 网络迭代等问题形成"数字孤岛" 沦为电子垃圾 [1] 物联网设备失效案例与原因 - 法国Sigfox公司2023年破产导致非洲 亚洲 拉丁美洲客户设备失联 硬件无法传输信号 [2] - LoRa系统通过开放标准 本地化集成和私有网络设计实现更长寿命部署 [2] - 肯尼亚农村郡县智能水表因供应商撤回支持导致固件更新中断 项目失效 [2] - 英国2G网络需维持服务至2030年代 因智能电表和欧盟eCall救援系统依赖该网络 更改通信制式成本高昂 [3] - 商业模式缺陷导致维护盲区:固件更新缺乏标准 跨平台兼容性差 供应链责任分散 [3] - 关键基础设施设备(如灌溉 水利 电力监控边缘设备)缺乏长期维护设计 失效影响远超消费级设备 [3] 电子垃圾问题与数据 - 生成式AI产业硬件寿命约3年 2023-2030年累积电子垃圾或达500万吨 [4] - 电子垃圾包含150万吨印刷电路板和50万吨服务器电池 含铅 铬等有害材料 [4] - 英伟达EFLOPS级机器重1.36吨 由60万个零件组成 [4] 可持续解决方案需求 - 物联网设备生命周期长且应用于关键生产经营场景 需可持续基础设施服务 [5] - 低价设备(如10美元传感器)缺乏更新路径 可能在18个月后失效 导致连带损失(如冷链物流货物损坏) [5] - 封闭生态系统导致技术主权缺失 欧洲通过维修权 数字产品护照等监管推动循环物联网模式 [6] - 需嵌入生命周期设计理念:注重可维护性 模块化升级 长周期支持而非仅首发性能和成本 [6] - 开源协议与标准化更新机制可减少网络停服导致的设备孤立 [6] - 跨平台对接合作提升平台无缝切换能力 增强客户信任度 [6] 电子垃圾回收创新 - 爱沙尼亚实验显示旧智能手机改造后可协同处理图像识别等任务 性能超越单板计算机 [7] - 旧智能手机配备强大CPU和内存 重新利用可降低物联网项目成本并缓解电子垃圾问题 [7] 行业发展趋势 - 未来竞争力取决于设备全生命周期可持续管理及开放互操作性 而非仅连接数量增长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