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活化利用

搜索文档
(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祥云湾抢救性迁移古建 打造“活态建筑博物馆”
中国新闻网· 2025-08-28 14:08
项目概况 - 湖北云梦祥云湾景区通过抢救性迁移257栋古建筑 打造"活态建筑博物馆" [1][3] - 项目历时5年完成 涉及安徽江西等地300多位老工匠参与修复 [3] - 古建筑涵盖徽派京派闽派苏派晋派等多流派 包含亭台楼阁宫殿庙宇祠堂民居等类型 [3] 运营特色 - 采用"场景化活化"模式 将古建布局与传统文化结合 还原传统街区场景 [5] - 五座骑楼连通数百米街区 配备南钟楼北鼓楼等标志性建筑 [5] - 融合现代旅游业态 包括汉服旅拍雾森古巷啤酒畅饮NPC互动等创新体验 [5] 经济效益 - 项目直接提供岗位1300余个 其中超70%为当地居民 [5] - 间接带动餐饮住宿等就业800余人 [5] - 景区为商铺提供从门头设计到店面陈设的多元指导服务 [5] 社会影响 - 依托云梦县"秦简牍出土"文化IP 打造"宝藏小城"旅游品牌 [7] - 形成"可触可感可体验"的历史文化体验模式 [7] - 项目成为当地新型"就业引擎"并培养专业文旅人才 [5]
非一线、新一线老街人气榜揭晓| SAE逛吃指数之“老街”八方客
经济观察报· 2025-05-23 02:48
文旅IP赋能老街复兴 - 哈尔滨中央大街作为中国首条步行街,融合多种建筑风格,2025年"五一"假期吸引游客102 5万人次 [1] - 大同广府角街区因《黑神话:悟空》IP效应带动客流,明清古建筑与现代文化业态形成跨界融合 [2] - 南宁"三街两巷"通过系统性保护修缮,重现清代民居与骑楼建筑群特色,2018年开街后成为文旅地标 [2] 历史文化街区的客流驱动因素 - 非一线城市老街焕新核心驱动力为:文旅IP赋能、古建活化利用、沉浸式消费场景构建 [1] - 哈尔滨中央大街历史可追溯至1898年,建筑风格涵盖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形成"建筑史教科书"效应 [1] - 大同东南邑区域保留明清古院落,同时引入艺术展馆、文化沙龙等现代业态,实现传统与现代融合 [2] 特色街区商业形态 - 南宁"三街两巷"以两广风味夜市小吃为特色,结合南洋华侨建筑元素增强游客体验 [2] - 大同广府角街区汇聚特色美食、客栈民宿等多元消费场景,强化在地文化吸引力 [2] - 哈尔滨中央大街作为冰城标志性名片,百年历史积淀形成独特文旅消费场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