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休制度
icon
搜索文档
我听说在温州,双休是要浸猪笼的
虎嗅· 2025-09-27 11:37
工作制度差异 - 温州私企普遍实行单休或月休制度 人员流动率高 工作强度大 存在一人承担三人工作量的情况 [1] - 国企及上海企业普遍实行双休制度 工作节奏相对宽松 存在夏令时四点半下班的情况 [1] - 拼多多等互联网企业实行单休且加班至晚上11点 但薪酬水平显著高于传统行业 [1][4] 薪酬与福利状况 - 温州工厂计件工人月薪约8000元 需每日工作16小时(早6点至晚10点)且不敢休假 [4] - 部分工厂对未完成加班任务的员工实施罚款制度 [5] - 温州企业社保覆盖率低 近期才通过法规强制要求缴纳 此前多数工人无基本社保医保 [6] - 企业通过少量加薪规避社保支出 节省成本达数倍 [6] 区域经济特征 - 温州工业区形成每月1日集中休市的特殊现象 当天形成临时市集经济 [2][3] - 温州虽被列为二线城市 但实际经济水平远低于标准 未能达到历史峰值经济水平 [9] - 劳动密集型产业普遍存在"低薪抢工"现象 月薪2000-4000元岗位竞争激烈 [6] 行业监管环境 - 劳动法执行存在区域差异 温州地区监管力度相对薄弱 [6][8] - 小规模企业违规用工现象普遍 因社会关注度低而缺乏有效监管 [11] - 法定节假日执行存在偏差 每月1日被企业自行设定为固定休假日 [10] 劳动力市场结构 - 计件制工资体系导致工人自发延长工时 日均工作时间达16小时 [4][5] - 劳动者议价能力薄弱 普遍接受非标准工作制度 [6][8] - 双休制度实施三十年来 非双休劳动者仍占人口多数比例 [11]
双休这事大概率用不了多久就会成常态
虎嗅APP· 2025-03-18 09:51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面临外部压力和内部需求,需从“生产导向”向“休闲”转型,落实双休和年假制度,严格执行加班支付加班费规定,以释放消费潜力、减少年龄歧视、避免年轻人早衰,促进社会长期良性发展 [1][4] 分组1:中国加班情况的变化及原因 - 三十多年前计划经济时期,海外市场少,加班不严重,国企工作状态散漫 [2] - 后来开拓海外市场、加入WTO,生产的产品易销售,加班成社会共识 [2] - 近年来海外市场饱和,欧美购买力下降,需转向对内挖掘需求 [2] 分组2:向内挖掘需求的必要性和方式 - 向内挖掘需求有两重意思,一是产品自己消费,二是服务业吸收就业需全社会空闲时间 [3] - 目前“生产导向”模式不利于挖掘内需,应向“休闲”转型,落实双休和年假 [4][5] 分组3:其他国家的经验借鉴 - 韩国和日本曾面临出口导向转型问题,分别在2004年和1988年立法40小时周工时制度,五年后消费率提升,服务业吸收制造业工人 [6] 分组4:加班现状及问题 - 国家禁止周末加班不现实,应规定每周40小时工作时间,超时有加班费且累进制 [7] - 无偿加班导致企业让员工加班,形成磨洋工式加班文化,员工白天悠着干晚上补 [8] - 基层领导虽知加班问题但怕上级不满,不敢让员工早下班 [9] - 工作时间边际产出递减,制造业第六天平均产出下降23%,福特缩短工时使T型车效率提升40% [10] - 加班导致企业开除大龄员工,影响年轻人结婚生育和购房意愿,结婚率暴跌 [10][11] - 加班对员工身体和精神有损害,代价由社会承担,公司改进不现实 [11] 分组5:规定加班费的好处 - 规定加班费可识别真需求,过滤伪需求,员工下班前完成工作 [12][13] - 加班文化崩溃后,年轻人周末消费力释放,消费有杠杆效应 [15] - 无恶性加班,35岁以上员工劣势减少,可避免年龄歧视 [16] - 避免年轻人早衰,减少社会和家庭承担的身体成本 [17] 分组6:落实劳动法的影响 - 落实劳动法短期内增加企业成本,长期对社会正向,刺激消费,塑造良性社会氛围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