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历史叙事定义权
icon
搜索文档
《南京照相馆》编剧张珂:“相机与刺刀同样是武器”的隐喻深入人心
环球时报· 2025-08-27 22:53
电影叙事与创作特点 - 采用以小见大的叙事切口和浸润式情感表达方式 以照片为载体折射南京大屠杀历史[1] - 通过相机与刺刀同样是武器的隐喻展现历史对立关系 照片既是记忆载体也是反击侵略的武器[1] 史料支撑与角色塑造 - 创作团队反复研读《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等史料 日军随军摄影师日记直接成为影片情节灵感来源[2] - 完整保留日军摄影师对血红色江面感叹画面绚丽的历史记载 融入角色池田的戏份中[2] - 伊藤角色设计为日本军国主义与法西斯的缩影 通过伪善表象揭示残酷本质[2] 海外传播与历史意义 - 影片陆续登陆北美 澳新 马来西亚等海外市场 通过电影媒介发出中国声音[3] - 明确宣示抗日战争胜利是反侵略 反法西斯 反军国主义的胜利 反驳日本右翼的终战表述[3] - 选择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特殊节点 海外传播具有重申历史真相的深远意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