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功能提升
icon
搜索文档
南京都市圈的下一张牌,怎么打?
36氪· 2025-09-17 02:39
规划编制进展 - 南京市发改委牵头开展新一轮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已组织召开两场专题座谈会 [1] - 规划编制课题总负责人指出 南京都市圈正处于从地理临近迈向功能提升的关键阶段 将进入2.0建设阶段 [1] 发展基础优势 - 南京都市圈为国家层面批复同意的第一个都市圈发展规划 经过近二十年探索发展 [1] - 都市圈建设起步早发展周期长 布局成熟 已实施南京与马鞍山、滁州、扬州、镇江的城际轨道交通建设 [2] - 具备文化根脉一致性的优势 同属淮扬文化圈 饮食语言文化认同高度融合 [3] - 商业交流基础深厚 2005年前后已实现南京新街口至马鞍山市区的免费大巴直通 促进商业消费一体化 [3] - 作为跨省域都市圈 能从政策层面获得更多支持与重视 [3] 交通建设成果 - 轨道上的都市圈加快成形 截至2023年底都市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567.46公里 [4][5] - 实现南京到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高铁或城际1小时通达 高快速铁路设区市节点通达率100% [5] - 2023年8月起开通铁路e卡通业务 实现南京至都市圈内多城市二维码随到随走 [5] 经济发展表现 - 2020年GDP总量4.18万亿元 2024年达5.44万亿元 增量超万亿元 [5] - 在17个国家级都市圈中 GDP总量排名第二 人均GDP排名第二 常住人口排名第三 外资利用及港口吞吐量排名第二 [6]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万亿元 排名第一 [6] 产业协同发展 - 交通基础设施推进产业一体化 形成有机分工布局 如南京在滁州设产业园区 与马鞍山共建产业合作区 与淮安共建宁淮经济合作区 [5] - 2025年工作要点提出聚焦优势产业集群强链 推进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突围 联合开展新能源汽车车用芯片、固态电池、高精度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研发 [7] - 创新推动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 推动江宁经开区国家碳达峰试点园区建设 [7] 未来发展方向 - 重点打造产业协同创新都市圈、以人为本宜居都市圈、安全保障韧性都市圈、生态优先绿色都市圈、便捷高效智慧都市圈 [7] - 推进一体化与同城化建设 包括规划一体化、产业空间布局一体化、公共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 [8] - 具体措施包括公共服务互认共享、提升异地就医便捷度、生态环境协同治理 [8] - 借鉴广州佛山同城化模式 打破行政壁垒 实现大型交通设施共享候机厅 促进数据互通互享 形成同城化社交模式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