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姐文化

搜索文档
广西刘三姐文化档案展百件珍贵档案资料首次亮相引关注
中国新闻网· 2025-07-10 01:30
刘三姐文化档案展概况 - 展览主题为"民族瑰宝 千年记忆——刘三姐文化档案展",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联合南宁市国家档案馆主办,展期两年 [1] - 展览分为五个板块:序厅、文献史料里的刘三姐、新中国成立后"刘三姐"文化发展、改革开放后"刘三姐"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新时代"刘三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1] - 展览通过300多份珍贵档案文献系统呈现刘三姐文化千年发展历程 [1] - 开展一个月内接待55批次参观者,共计1560人次 [1] 展览核心内容 - 近百件首次亮相的档案资料包括:彩调剧《刘三姐》剧本第一方案原稿、1960年越南胡志明主席观看歌剧后与演员的合影、1963年文化部批复同意向印尼华侨提供《刘三姐》资料的档案、1986年广西文化厅关于日本剧团申请上演《刘三姐》的处理意见等 [2] - 其他重要展品包括清代文献记载的刘三妹对歌化石故事、1960年广西刘三姐文艺会演节目单 [2] - 展览清晰记录了刘三姐文化走向世界的足迹 [2] 文化推广与未来计划 - 计划加大档案开放力度,丰富展陈内容,加强与学校合作,探索大数据技术应用以提升档案利用与传播效果 [2] - 目标是通过档案力量讲好刘三姐故事,增强文化自信,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贡献力量 [2] - 已组织三次专家座谈会,近40名专家参与讨论刘三姐文化档案建立的时代价值与意义 [3] 刘三姐文化历史背景 - 广西彩调剧《刘三姐》首演于1959年,取材于"壮族歌仙"刘三姐的传说故事 [3] - 20世纪60年代改编的电影《刘三姐》是中国内地第一部风光音乐故事片,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3] - 电影《刘三姐》成为中国传统戏剧走向大众化的典范,使刘三姐文化被国内外广为人知 [3]
广西首次为“刘三姐”建立文化档案并举办展览
中国新闻网· 2025-06-11 08:18
文化档案展览 - 广西首次为"刘三姐"建立文化档案并举办展览,展览主题为《"民族瑰宝 千年记忆"——刘三姐文化档案展》[1] - 展览分为5个板块,包括序厅、文献史料里的刘三姐、新中国成立后"刘三姐"文化发展、改革开放后"刘三姐"文化的繁荣与发展等[1] - 展览通过300多份档案文献展示刘三姐文化的起源、发展与繁荣[1] - 展期暂定为两年,今后还将不断增加刘三姐文化档案精品[4] 展品亮点 - 近百件刘三姐文化档案首次亮相[1] - 珍贵展品包括彩调剧《刘三姐》剧本第一方案原稿、1960年胡志明主席观看歌剧后与演员合影照片、1963年文化部批复同意向印尼华侨提供《刘三姐》资料等[1] - 彩调剧《刘三姐》(第九方案)封笔之作的手稿原件由创作者曾昭文之子捐赠[2] 捐赠活动 - 活动现场举行了刘三姐文化档案捐赠仪式[2] - 捐赠者包括柳州《刘三姐》创作组成员家属、"刘三姐"扮演者傅锦华女儿等[2] - 捐赠物品包括创作手稿、相关照片等[2] - 广西档案馆为捐赠者颁发收藏证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