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冰块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为什么冰杯爆火,为重用循环杯带来了商机?
36氪· 2025-08-20 10:12
在刚刚过去的7月份,全国超150个气象站发布40℃以上监测,而迈入8月,新一轮的热浪还在路上。 炙热的不止空气,还有悄然升温的"冰块经济"。 7-Eleven、山姆、农夫山泉等巨头纷纷下场,把冰块摆上零售货架。年轻人从享受"随时随地"冰爽,到便利店DIY调制饮品,再到媒体平台走红,都市居民 正在为一杯冰块,买单"仪式感"。根据《2025中国都市消费行为白皮书》,冰杯品类销量已连续两年保持300%以上增速,一线城市人均年消费达48杯。 便利店出售的各式冰杯,图丨reuters 但在实现"冰块自由"前,先被打工人们捕捉到的,是刺痛钱包的价格标签:4元一杯冰块、8元一个冰球,价格甚至超过一瓶可乐。 贵从何来?答案或许源自那被我们所忽视的一次性包装上。这杯"固态水",不仅单价扎心,更带来了一笔悄无声息的环境账单。 通向"冰块自由"的成本账 根据每日人物媒体调查,算上设备磨损、房租水电、人力开销等,制冰厂生产出1公斤冰块的成本大致在1.6~2元区间。换算下来,一杯便利店中常见的160 克冰块,原材料成本在0.3元左右。 这个成本离售价仍有相当的一段距离,紧接着后面的还有两道"门槛":运输与包装。 运输,是冰块在店铺流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