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
icon
搜索文档
更多高标准农田来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12 22:50
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力争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5亿亩,累计改造提升2.8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000万亩 [4][7] - 到2035年力争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累计改造提升4.55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3亿亩 [7] - 全国永久基本农田超过15亿亩,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未建成高标准农田 [7] 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建成各类田间灌排渠道1000多万公里 [6] - 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比非项目区机械化水平提高15-20个百分点,规模经营土地流转率提高30个百分点,新型经营主体占比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 [6] - 高标准农田节水20%-30%,节电30%以上,节药19%,节肥13%,平均每亩节本增效约500元 [6] - 粮食产能一般能提高10%左右 [5] 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 - 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分为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南区、西南区、西北区、青藏区等7个区域 [8] - 优先在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以及粮食产量高和增产潜力大地区开展建设 [8] - 严格限制在生态脆弱区、沿海内陆滩涂等区域建设 [8] 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措施 - 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提供资金保障,省级政府承担地方投入主要责任 [10] - 通过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和社会投资等多元化投入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 [10] - 建立健全农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完善监督机制,强化全流程监管 [11] - 县级政府要明确管护主体,定期组织开展检查和维护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