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稳定体系健全

搜索文档
潘功胜在《求是》发文
财联社· 2025-09-16 06:08
全球治理倡议背景与核心理念 - 习近平总书记于2025年9月提出全球治理倡议 包含主权平等 国际法治 多边主义 以人为本 行动导向五大核心理念 [2] - 倡议针对全球治理赤字加剧问题 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2] - 全球金融治理作为全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面临地缘冲突和逆全球化挑战 [2] 国际货币体系变革 - 国际主导货币更替反映国家竞争力迭代 17世纪荷兰盾 18世纪末英镑 二战后美元主导 [3] - 主权货币作为国际主导货币存在内在不稳定问题 包括利益冲突 风险溢出和地缘政治工具化 [3] - 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发展 欧元成为第二大国际货币 人民币稳居全球贸易融资前三 全球支付第三和SDR权重第三 [4] - 超主权货币(如SDR)理论上更稳定 但面临政治共识不足和市场流动性限制 [6] - 需优化SDR发行机制 扩大使用范围并推动私营部门参与 [6] 跨境支付体系演进 - 传统跨境支付存在效率低 成本高和地缘政治武器化问题 [7] - 跨境支付向多元化发展 本币结算普及 新兴支付系统和区域性多边支付系统涌现 [8] - 中国已建成多渠道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 [8] - 支付系统互操作性提升 亚洲地区通过二维码互联提高零售支付便利性 [8] - 区块链和央行数字货币等新技术缩短支付链条 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金融推动体系演进 [8] 全球金融稳定体系 - 2008年后全球金融安全网完善 包括IMF危机救助 区域基金(如亚洲清迈倡议)和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9] - 中国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9] - 监管规则强化 如《巴塞尔协议III》实施 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全部达标 存款保险覆盖99%以上存款人 [10] - 当前挑战包括监管碎片化 数字金融监管不足(加密资产和气候风险)以及非银行中介机构监管薄弱 [11] - 非银行中介机构在全球融资中比重上升 但稳定性弱且杠杆水平高 [11] 国际金融组织治理 - 主要国际金融组织份额和投票权未反映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地位 [12] - 个别成员国单边主义行为影响组织治理效率 [12] - IMF份额占比需调整以提升合法性和代表性 [13] - 国际金融组织应强化经济金融监督职能 引导支持全球化多边贸易体系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