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先兆子痫治疗
icon
搜索文档
DiaMedica Therapeutics (DMAC)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9-04 14:10
DiaMedica Therapeutics (DMAC) 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公司为DiaMedica Therapeutics (DMAC) 专注于生物制药领域[1] * 核心产品为重组组织激肽释放酶DM199 一种大分子蛋白质[3] * 公司主要开发适应症为子痫前期和急性缺血性中风 均为存在巨大未满足医疗需求的领域[5] 核心观点和论据 关于产品DM199 * DM199是一种重组组织激肽释放酶 与血浆激肽释放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化学实体[3][10] * 组织激肽释放酶由238个氨基酸组成 切割低分子量激肽原 而血浆激肽释放酶由638个氨基酸组成 切割高分子量激肽原[10] * 该药物作用机制明确 能显著降低血压并改善内皮健康 且作为大分子应不能穿过胎盘屏障[4][39] * 该蛋白的粗提形式已在亚洲广泛使用 去年在中国有近百万中风患者使用人尿提取的类似物进行治疗[7][8] 关于子痫前期适应症 * 子痫前期是一种妊娠高血压疾病 通常在妊娠20周后发生 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或舒张压>90 并伴有器官功能障碍[13] * 美国市场机会巨大 仅在美国就是一个超过50亿美元的市场 目前治疗选择非常有限[5] * 现有标准治疗(α/β受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仅能延迟妊娠约一周 且许多降压药因会穿过胎盘屏障伤害胎儿而禁用[14] * 该疾病的根本原因是胎盘缺氧 源于妊娠早期螺旋动脉重塑不完全 导致胎盘血流无法满足婴儿代谢需求[15][16] * 在美国 每年约有18万至25万患者 公司重点关注妊娠34周前的早发型患者 约3万名 此处医疗需求最大[27][28] * 公司近期公布的II期数据非常令人鼓舞 在队列6至9(共9名患者)中观察到收缩压平均降低25毫米汞柱(p=0.003) 舒张压平均降低13毫米汞柱(p=0.007)[46] * 药物安全性良好 耐受性良好 未检测到胎儿心率增加 且最关键的是 在脐带血中未检测到DM199 表明其未穿过胎盘屏障[47] * 观察到子宫动脉搏动指数总体降低13%(p=0.0007) 这可能是疾病修饰作用的早期迹象 可能意味着胎盘灌注增加15%-25%[47][49] * 有Key Opinion Leader观察到一名患者水肿迅速消退的轶事 但仅为单例 需在后续试验中进一步观察[52] 关于开发计划与监管路径 * 当前研究在南非开普敦进行 由Kathy Kluver医生主导 其诊所每天能接收4-5名患者 拥有独特的快速入组能力[42] * 下一步研究计划包括完成Part 1a的队列10 然后进行Part 1b(30名患者 使用最佳剂量)和Part 2(30名患者 预期管理至分娩)[56][57] * 还将启动一个30名患者的胎儿生长受限队列 因为该病的根本原因也是血流不足[57] * 公司正准备提交美国IND申请 计划在美国/加拿大进行约30名患者的II期试验 以确认现有数据[58] * 已获得FDA Type C会议反馈 如果药物能延长妊娠天数7天 则预计关键III期试验需要约240名患者(90%效力) 主要终点为基于结局的新生儿事件[60] * 通过访问包含三四千名患者的数据库 公司已能绘制出妊娠天数延长5、7、10天与新生儿事件减少的直接相关性图[61] 关于商业潜力与定价 * 子痫前期(早发型)属于孤儿药样人群 美国每年患者少于3万名[68] * 药物经济学极具说服力 若能避免NICU费用以及早产带来的长期特殊教育和并发症费用 价值巨大[68] * 预计将获得类似孤儿药的高定价 愿意支付意愿在此背景下极高[68][69] * 与中风适应症相比 子痫前期的给药剂量会高得多 因此定价也会不同 中风的分析建议每个患者的治疗费用为3万美元[74] 关于中风适应症 * 公司同时正在进行针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的關鍵性試驗[5] * 药物作用机制被认为是增加中风后半暗带区域的侧支循环 通过与上调的缓激肽B2受体结合 局部血管舒张 增加血流[6][71][72] * 近期指导称 将在明年第二季度对首批200名患者进行中期分析 届时总入组数将接近280名[73] * 中期分析设计包含无效性分析 如果未观察到药物效应(例如与安慰剂相比完全康复mRS 0-1分仅差5-6%) 研究将终止 否则将重新估算样本量 范围在300至700名患者之间[73] 其他重要内容 * 子痫前期对母亲也有长期影响 25%至30%的母亲在分娩后一年内会发展为慢性高血压[33] * 分娩后疾病不会立即消失 约一半患者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缓解 甚至存在产后子痫前期的临床悖论(分娩后发病)[35][36] * 治愈子痫前期的当前方法是分娩 因为这是胎盘源性疾病 但临床决策始终优先考虑母亲的生命 catastrophic风险是中风或子痫发作[22][24][26] * 专家反馈表明 他们从未见过像DM199这样能降低搏动指数的效果[49] * 在子痫前期试验中看到的搏动指数降低是在给药后2小时测量的 在24小时也观察到类似效果 但多数患者在该时间点已分娩[50]
DiaMedica Therapeutics(DMAC) - 2025 FY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20 20: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无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在缺血性中风的关键2/3期试验中,同时用同一资产进行子痫前期的2期试验,未来60天将公布子痫前期研究的初始概念验证数据 [3] - 早期发作子痫前期患者少于34周孕期,晚期发作则在34周之后,美国早期发作子痫前期患者约3万名 [10][12][1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国每年约有400万例活产,早期发作子痫前期患者占比达1%,市场机会约为3万名患者 [13] - 中国有两种形式的KLK1蛋白,一种源于人尿,用于治疗缺血性中风,每年治疗超50万名患者;另一种源于猪胰腺,用于治疗高血压和某些血管疾病 [35][37][38] - 美国每年约有70万例缺血性中风,机械血栓切除术和tPA分别治疗约7万例患者 [4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专注于缺血性疾病平台,以生物资产DM199开展临床开发,优先关注早期发作子痫前期患者,期望药物能在标准治疗基础上改善病情、保护内皮并降低血压 [13][19] - 公司在急性缺血性中风的2/3期研究中,针对不适合机械血栓切除术、未接受tPA治疗或对tPA治疗无效的患者,目标是中度中风严重程度患者,治疗3周,终点为90天时改良Rankin评分为0 - 1分 [42][44][45] - 目前子痫前期无FDA批准疗法,现有抗高血压治疗药物如拉贝洛尔和硝苯地平只能暂时缓解症状,最终疾病会恶化且药物失效 [6][16][17] - 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治疗方法有机械血栓切除术和tPA,但适用范围有限,公司药物DM199有24小时治疗窗口,能覆盖更多患者 [41][42][4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子痫前期是未满足医疗需求较大的领域,公司药物DM199作为大分子药物,预计不会穿过胎盘屏障,能降低胎儿风险,有望获得较高市场渗透率 [13][15][16] - 公司认为其项目具有去风险性质,过往研究表明药物能有效降低血压,若子痫前期研究成功,可能对中风研究有借鉴作用,也有助于提升市场对公司其他项目的认可度 [51][53][54]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子痫前期临床试验在南非开普敦进行,由Kathy Kluver教授领导,她招募患者速度快,该试验是首次在孕期进行的研究,目标招募30名患者 [21][22][23] - 子痫前期试验分为两部分,1a部分在非期待治疗环境下进行,主要确认药物是否穿过胎盘屏障、能否降低血压和扩张子宫内动脉;1b部分是30名患者的扩展队列;2部分在期待治疗环境下进行,是商业应用场景 [24][31][33] - 公司将于5月28日上午8点举办KOL活动,讨论疾病、未满足需求、当前治疗情况、试验设计和终点等内容 [58][59]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请介绍DM199在子痫前期的临床开发进展 - 公司是晚期生物技术公司,在缺血性中风处于关键2/3期试验,同时用同一资产进行子痫前期的2期试验,未来60天将公布子痫前期研究的初始概念验证数据 [3] 问题: 请简要介绍子痫前期 -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通常在孕期20周左右发病,特征为新发高血压(血压140/90)和终末器官功能障碍(如蛋白尿、肝功能酶升高),目前无FDA批准疗法 [5][6] 问题: DM199的作用机制如何促进灌注 - DM199是重组人组织激肽释放酶1(KLK1)丝氨酸蛋白酶,能产生缓激肽,缓激肽与内皮细胞表面受体结合,激活后产生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cGMP)、前列环素、环磷酸腺苷(cAMP)和内皮源性超极化因子等血管活性信号分子,使动脉平滑肌细胞松弛,触发血管扩张,增加关键器官灌注 [7][8][9] 问题: 早期发作子痫前期在试验设计中的情况 - 早期发作子痫前期是最严重的类型,孕期少于34周,疾病更严重且需求更迫切,美国早期发作子痫前期患者约3万名 [10][12][13] 问题: DM199的市场机会和患者及医生接受度如何 - 公司预计DM199商业渗透率高,美国早期发作子痫前期患者约3万名,目前治疗选择陈旧且无效,公司药物是大分子,预计不会穿过胎盘屏障,能降低胎儿风险,可在标准治疗基础上改善病情、保护内皮并降低血压 [13][15][19] 问题: 为何选择南非开普敦进行子痫前期临床试验 - 开普敦人口约500万,子痫前期发病率高,Kathy Kluver教授是世界领先的试验专家,能快速招募患者,该试验是首次在孕期进行的研究,目标招募30名患者 [21][22][23] 问题: 子痫前期试验的1期和2期有何区别 - 1a部分在非期待治疗环境下进行,主要确认药物是否穿过胎盘屏障、能否降低血压和扩张子宫内动脉;1b部分是30名患者的扩展队列;2部分在期待治疗环境下进行,是商业应用场景 [24][31][33] 问题: 中国市场中是否有KLK类似物在子痫前期进行过测试 - 中国有两种形式的KLK1蛋白,一种源于人尿,用于治疗缺血性中风,为公司提供了患者选择、治疗时长、排除标准和严重程度等方面的经验;另一种源于猪胰腺,有10篇相关研究表明其安全、能降低血压和扩张子宫内动脉 [35][38][39] 问题: 请介绍急性缺血性中风的REMEDY 2试验进展 - REMEDY 2是潜在的关键研究,有单研究注册的潜力,目标患者是不适合机械血栓切除术、未接受tPA治疗或对tPA治疗无效的中度中风患者,治疗3周,终点为90天时改良Rankin评分为0 - 1分 [40][42][45] 问题: DM199在急性缺血性中风治疗中的时间窗优势 - tPA治疗时间窗为4.5小时,且很多患者无法及时到达医院;DM199有24小时治疗窗口,美国至少90%的患者能在24小时内到达急诊科,可覆盖更多患者 [48][49] 问题: DM199在子痫前期和急性缺血性中风之间是否有借鉴作用 - 有一定借鉴作用,子痫前期中药物扩张子宫内动脉、降低血压可增加微血管血流,这与中风研究中增加半暗带微血管血流的目标一致,若能验证猪胰腺形式的研究,可能提升市场对人尿形式研究的认可度 [51][52] 问题: 公司平台是否有被投资者或市场低估的方面 - 公司认为其项目具有去风险性质,过往研究表明药物能有效降低血压,若子痫前期研究成功,可能对中风研究有借鉴作用,也有助于提升市场对公司其他项目的认可度 [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