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隐形肥胖

搜索文档
最新研究:学龄前儿童肥胖风险存在居住地差异,女童高于男童
第一财经· 2025-05-11 03:42
学龄前儿童体脂率现状 - 我国学龄前儿童体脂率最高的地区为黑龙江省(23 3%)、辽宁省(23 0%)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2 5%) [1][5] - 体脂率最低的地区为海南省(18 4%)、广东省(18 4%)和广西壮族自治区(17 9%) [1][5] - 全国学龄前儿童平均体脂率为20 7%,其中女孩(22 1±5 0%)显著高于男孩(19 2±5 4%) [3] 体脂率研究意义 - 体脂率较BMI更准确反映脂肪含量,是识别"隐形肥胖"的主要指标 [3] - 体脂率升高与骨密度降低、下肢损伤和全身性炎症等健康风险相关 [3] - 研究基于2020年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数据,覆盖全国31个省份3-6岁幼儿 [3] 地域分布特征 - 呈现"北高南低、中部过渡"地理格局,东北华北高体脂率聚集,西南华南低体脂率聚集 [4] - 城市儿童体脂率(20 9%)高于农村(20 4%),反映社会经济和饮食模式差异 [4] - 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线"和"博乐-台北线"两侧体脂率呈对称分布 [4] 影响因素分析 - 北方寒冷气候可能促使脂肪积累用于体温调节 [5] - 居住环境特征(绿地可用性、颗粒物污染、学校周边环境)是关键决定因素 [5] - 父母超重与儿童体脂率高度关联,反映遗传倾向和家庭行为影响 [5] 公共卫生挑战 - 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已突破10%大关(10 4%) [1] - 若不干预,2030年儿童超重肥胖率预计达31 8% [1] - 学龄前是体重管理关键期,早期脂肪积累易导致青少年期肥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