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攻防属性

搜索文档
债券攻防性的博弈 - 走在债市曲线之前
2025-07-22 14:36
纪要涉及的行业 债券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债券攻防属性稳定性**:债券防守性较进攻性更稳定,长期来看进攻性受市场波动影响大,防守性受影响小。历史数据显示,第一轮牛熊市中进攻强和防守强的债券占比均为25%,到第三轮进攻强的债券占比降至1%,防守强的仍保持在13%[1][4][5] 2. **机构交易行为对债券收益的影响**:机构交易活跃程度会放大债券收益波动,在第二轮熊市最后一周内基金从净买入102亿变为净卖出1650亿,当周收益变化幅度达0.12%,其他时间通常介于0.01%到0.03%之间。不同机构在牛熊市交易行为差异明显,理财和保险在熊市中通常净买入,基金和券商倾向于卖出[1][6] 3. **机构期限偏好对交易行为及债券属性的影响**:保险偏好5年以上长期限债券,三轮熊市中合计买入146亿长期限、13亿短期;理财偏好短期,三轮熊市中净买入937亿短期、441亿长端。基金和券商作为主要卖出力量,对不同期限卖出规模有明显差异,如基金在熊市中净卖出约1200亿短端、700多亿长端[7] 4. **持有人结构对债券表现的影响**:持有人结构均衡的债券交易平稳,集中由单一类型机构持有的债券收益率波动易被放大,如环球租赁MTN003交易平稳,江门建设MTN001收益率波动被放大[1][8] 5. **久期与资质对债券攻防属性的影响**:短久期债券天然有防守优势,价格对利率变动不敏感,短久期债券中防守性强的占比始终高于进攻性强的,占比超29%;长久期债券通常高进攻性、低防守性,进攻性表现波动大,如第六轮牛熊市中长久期债券进攻性强的占比仅3%,其他两轮高达68% - 73%。高评级债券防守属性强,低评级债券收益高但风险大,如10年期AAA级央企债和AA级城投债评级不同[1][9][10][11] 6. **市场环境引发债券属性动态轮动**:牛市初期资金涌入短久期、高评级债券,后期博弈长久期低等级债券利差收缩空间;熊市初始阶段,抛售从短久期债券开始逐步传导至低评级信用债[4][12][15] 7. **动态调整策略平衡风险与收益**:根据市场阶段灵活调整组合配置,牛市初期配置短久期、高评级债券,牛市中后期向优质中长期品种过渡,熊市减持流动性差、长期品种。还需考虑机构行为背后逻辑,通过均衡配置维持持仓稳定[13][14] 8. **不同情景下的投资决策**:资产荒情景下,两A级5年期限进攻性评分可能临时放大,应提前布局并逐步减持;政策变化期间,区分真正风险与假风险;利率转折期间,控制组合中5年以上占比20%以内[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研究转向原因**:最初考虑研究债券流动性与其攻防属性关系,但因信用溢价和流动性溢价无法分离、估值无法反映实际成交情况,转向直接观察债券攻防属性[2] 2. **债券攻防属性定义**:进攻性指债券在牛市中收益率下行幅度,幅度越大进攻性越强;防守性指在熊市中收益率上行幅度,幅度越小防守性越强[3] 3. **研究局限**:数据来自固定区间,仅分析过往三轮牛熊市无法覆盖所有市场形态;机构行为数据基于公开渠道,动机判断有推测成分;历史分位数评分标准可能因未来市场结构变化失效[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