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传统技艺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任晨阳:一针一线千层底,巧把朝靴变潮鞋
新京报· 2025-09-21 23:01
北京文化(000802)守护人任晨阳,北京老字号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第五代市级非遗传承人,致 力于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并带领团队复原清代官靴制作技艺。他推动内联升与故宫、知名IP合作开 发联名产品,促进非遗技艺焕发新生。 从2005年至今,任晨阳已经在内联升度过了二十个春秋。每天清晨,当他穿过大栅栏热闹的街巷,推开 内联升那扇古朴的木门时,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在这里,时间仿佛变得缓慢而厚重。在工作间里,那 些纳鞋底的工具在光影中透出温润的光泽。任晨阳坐在小马扎上,手中的针线穿梭不停,每一个动作都 从容而专注。 20年前,任晨阳还是一个对制鞋一无所知的大学生,经过20年的磨砺,他从一个坐不住的学徒,变成了 能沉心静气教授徒弟的师父。在他的手中,失传的内联升朝靴技艺得以复原。2025年6月,北京市文旅 局公布第五批123名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任晨阳便是其中一位。 "穿新鞋走新路"这是一句俗语,任晨阳和同事们将传统的布鞋玩出新花样,他们将年轻人热衷的IP绣在 鞋面上、牵手潮流品牌,曾经的朝靴、官靴正变成年轻人脚上的潮鞋。而这正是任晨阳作为非遗传承人 所期待的,他不仅希望将师爷、师父的手艺传承下去,也要将非遗 ...
新疆库车老巷变新景 客逐“花帽”来
中国新闻网· 2025-08-30 05:41
文旅街区改造与运营 - 库车市对热斯坦旅游休闲街区进行保护性改造 打造集非遗展示 体验 销售于一体的文旅特色街区 [2] - 以"一巷一主题"为目标 相继打造花帽巷 门巴扎 击鼓巷等主题巷道 [2] - 该街区是第四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今年前7月接待游客700多万人次 [4] 传统手工艺创新与商业化 - 花帽巷传统花帽创新采用现代设计元素 吸引大量年轻游客 [2] - 除传统花帽外 店铺推出花帽元素胸针 耳环 手包等文创产品 尤受年轻游客青睐 [2] - 匠人艾合买提·莫莱克每月能卖出200多顶花帽 [2] 文化旅游吸引力 - 花帽巷成为热门旅游打卡点 五彩斑斓的维吾尔族花帽装扮整条街巷 [1] - 巷道上方点缀数百顶精心制作的花帽 保留传统花纹并融入现代设计 [2] - 通过文旅赋能打造一步一景 一帽一故事的文化空间 [4]
万人说新疆|古韵今织 传统与时尚的交响
新华网· 2025-08-28 07:42
一块艾德莱斯,藏着新疆的灵动与悠长。55岁的王一桦,与它相守40年。从跟着师傅学平面裁剪,到融合国际 立体裁剪技艺,他让传统艾德莱斯在创新里"蝶变"——旗袍元素、西方褶皱,近千款设计里,是老手艺的新 生。米兰时装周的聚光灯下,这抹流动的色彩,正走向更远的地方。 ...
(乡村行·看振兴)湖南石鼓油纸伞撑起富民大产业
中国新闻网· 2025-06-09 09:13
行业概况 - 石鼓油纸伞是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早可追溯至明洪武年间,由江西匠人北迁带来的制伞技艺演化出繁复工序[1] - 2024年石鼓镇油纸伞产量突破1500万把,产值达3亿元,带动8000余人就业,年增收最高达10万元[3] - 传统手工业从"手工作坊"向"全产业链"转型,采用"分散加工+集体协作"模式,将80多道工序拆分至22家上下游企业[5] 产品与技术 - 累计申请外观专利36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现代喷绘技术融入传统伞面设计[3] - 82道工序、15天完成一把油纸伞的制作,部分生产环节引入机械化生产,效率较纯手工时代提升3倍[3][5] - 创新伞面材料与穿线工艺,植入动漫、国风等"新元素",以诗意命名吸引年轻消费者和汉服文化爱好者[5] 销售与渠道 - 电商渠道发展迅速,将军村一天能通过电商卖出5000余件油纸(布)伞,5家企业成功开辟电商渠道[7] - 联袂芒果文旅、中国邮政等企业推进产品迭代与市场开拓[7] - 名为'山海'的伞是去年的销冠之一,一年能卖近万把[3] 产学研合作 - 与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深化文创研发与技术升级[3][7] - 携手湖南科技大学、湘潭大学等高校深化文创研发与技术升级[7]
泉州漆线雕万象 AR数字焕千秋
消费日报网· 2025-06-03 03:04
公司参展情况 - 公司首次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 携15件漆线雕作品亮相 [1] - 由国家级高级技师 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 非遗传承人黄培聪带队参展 [2] - 参展作品包括《憧憬》《盛世唐朝 百年好合》等代表作 [3] 核心工艺技术 - 漆线雕以精细漆线为材料 采用"盘 结 绕 堆"等传统技法 实现"以线代画"的艺术效果 [2] - 独创蓝紫色漆线配方 突破传统金线范式 精准还原青花瓷神韵 [6] - 将漆线雕与陶瓷 玉石 木雕等材质跨界融合 拓展工艺表现维度 [6] 代表作品分析 - 《憧憬》以"中国白"瓷雕为基底 采用蓝紫色漆线演绎青花瓷韵味 塑造凝望少女形象 [5] - 《盛世唐朝 百年好合》选用中国红瓷为载体 融合金箔技艺与漆线缠绕技法 展现盛唐气象 [5] - 作品多次获全国展赛金奖 被福建省工艺美术珍品馆等机构收藏 [2] 行业发展策略 - 计划开发AR漆线雕体验程序 实现纹样动态演绎 增强观赏互动性 [7] - 持续开展材料创新 将新型复合材料与传统技艺相结合 [7] - 未来将开发"海上丝路"系列作品 以闽商文化符号讲好中国故事 [7] 非遗传承举措 - 开展"传统手工艺技艺进课堂"公开课 培养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6] - 秉持三大创作理念:坚守文化根脉 传承匠人精神 追求守正创新 [6] - 漆线雕发源于福建泉州 有1400多年历史 是中国漆艺文化瑰宝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