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仲裁机构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仲裁法完成修订,地方仲裁水平差异影响新法效果
第一财经· 2025-09-14 13:08
多项新规对齐国际标准,它们如何落地? "此前国内临时仲裁缺乏充足的法律支撑,而国外长期存在临时仲裁,如果放任这样的差异,可能会影 响国内外仲裁的平衡。"上海市联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兼上海律协仲裁委委员何隽铭告诉第一财经,这 次将其写进法律,是一个进步。但他同时表示,这项制度未必在国内各地都能很好落地。 "核心问题在于我国仲裁机构的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如果在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地区讨论临时仲裁,可 能是具有与国际接轨、为我国争取更多涉外法治话语权等重要意义的。但在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是否 有合适的土壤供临时仲裁落地,这可能要打一个问号。"他指出,近年来,业界普遍观察到部分经济欠 发达地区仲裁机构的服务能力待加强、仲裁员水平差异大、当地法院的认知和配合支持仲裁程度待提 高,这些都可能阻碍临时仲裁制度在当地的良好运转。 实行三十年的仲裁法完成了一次重要修订。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9月12日表决通过了新 修订的仲裁法,新法将于2026年3月1日起施行。 仲裁作为一种替代性争议解决方式,相较传统的诉讼,具有效率高、综合成本低、保密性强的优势。随 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现行仲裁法的部分内容已经不能很好地 ...
30年来首次修订迎新进展,仲裁法再调整外部监督条款
第一财经· 2025-05-08 12:32
仲裁法修订进展 - 仲裁法出台30年来首次修订进入二审稿阶段 目前草案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1] - 修订背景为现行仲裁法部分内容已不适应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需求 仲裁相比诉讼具有效率高、成本低、保密性强的优势 [1] - 二审稿新增支持仲裁国际交流合作规定 并增加规制虚假仲裁条款 [1] 仲裁机构现状与建设 - 我国现有近300家仲裁机构 存在办案水平参差不齐、案件分配不均衡现象 多数机构仅办理少数案件 [1][3] - 一审稿明确仲裁机构为公益性非营利法人属性 二审稿增加仲裁委员会五年任期规定 要求每届更换不少于三分之一成员 [3] - 一审稿新增公职人员禁止兼任仲裁员规定 二审稿延续该条款并增加仲裁员除名情形(如被开除公职、吊销律师执照等) [3][4] 仲裁员专业化改革 - 行业共识认为应保证仲裁机构和仲裁员独立性 主要聘请法律专家或技术专家实现"专家办案" [4] - 有委员建议完善仲裁员除名规定 需更全面列举不适宜继续任职的情形以增强可操作性 [4] 司法行政部门监督争议 - 一审稿引入司法行政部门监督条款 赋予省级部门警告、罚款(收费金额1%-10%)、停业等处罚权限 引发业界对行政干预的担忧 [5][6] - 二审稿删除省级部门行政处罚权限规定 但保留"监督"表述 有委员建议改为"统筹规划和指导"以维护仲裁独立形象 [6] - 头部仲裁机构担忧行政干预 而中小机构因管理混乱、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被认为需要外部监督 [7][8] 仲裁服务范围扩展 - 2018年两办文件要求仲裁服务延伸至基层社会治理 涵盖民事纠纷而不仅限于传统商事案件 [8] - 行业认为在仲裁协会尚未成立背景下 引入司法行政部门监督与仲裁独立性不冲突 且符合当前发展阶段需求 [7][8]